主 人
就是我们自己
首页
时光隧道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最深刻的基础


  核心提示:

  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最深刻的基础,它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我们从认识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形成促进社会公平的政治环境和舆论氛围;在政策层面上,必须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从法律层面上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保障。

  在前不久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把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社会公平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因为和谐社会就应该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全面进步的社会,也是一个让每个成员活得更有尊严的社会。作为人民政府,必须承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我们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的一个最关键环节就是公平正义,它的意思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最深刻的基础,没有社会公平,GDP发展得再好、再快,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因为收入差距拉得太大必然造成人们的心理失衡,引发不满情绪,甚至滋生仇富心理,影响整个社会的凝聚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我们应把公平与正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我们允许并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先富起来,但这决不意味着鼓励两极分化。如果我们对社会不公正不加以控制,使其无度的发展,必然给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造成灾难。

  首先,从认识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形成促进社会公平的政治环境和舆论氛围。应该看到,公平与效率之间,并非只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同时也有相互促进的一面。那种认为一旦强调公平就必然影响效率的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公平从来就与绝对平均主义是不相容的。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才更有利于真正、充分、持续地激发起社会的活力以及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实证明,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影响公平,同时也会影响效率,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社会越是公正,个人的贡献与所得越一致,积极性便会越高,效率也会越高,社会的稳定性也越好。这样,一个社会才会进入良性循环。

  其次,在政策层面上,必须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把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放在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使他们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向他们倾斜。目前我国只有1.7亿人有养老保险,有医疗保险的也只有1.3亿人,这是远远不够的,要让政府这只 “看得见的手”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加强宏观调节,逐步解决地区之间收入过大的问题,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监管,利用国家财政的二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确保社会均衡发展,要消除产生分配不公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非法的因素。显著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医疗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实行城乡一体化,打破地域和身份上的限制和歧视。

  第三,从法律层面上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保障。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实践是一个平等的、以社会为本位的和谐社会观。社会主义法制不但继承了法律形式意义方面的功能,而且承载了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的新的价值和社会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管理有序的社会,而且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尊重,各阶层合作互助、团结友爱的平等社会。社会主义法制应该更充分地体现公平和正义。司法作为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制既要保证立法公正,又要保证司法公正,通过两者来实现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公正的分配。我们所追求的和谐必须是公平的和谐,正义的和谐。没有法制,没有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切实保障,和谐不可能实现,即使暂时实现也不可能长久。

  总之,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就必须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高度关注社会公平问题,充分认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大现实意义,逐步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们,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就业和参与发展的机会,有相差不大的生活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激发社会活力。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不可急于求成。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从政策导向上积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做到增富减贫、促富济贫,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在发展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因为发展是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执笔:四川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马远达)

                      来源:四川日报     来源日期:2010-04-01   本站发布时间:2010-04-01

主人就是我们自己   版权所有 © 2007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4区15号五矿大厦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13011152297  电子邮件:xkk1118@qq.com
ICP备案号: 京ICP备06052824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