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10 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 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中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 ”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上午的会议包括开幕式和大会报告两个时段,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孔祥智 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杜志雄研究员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孔祥智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杜志雄研究员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一兵教授到会讲话、致辞。全国人大农委法制室主任王超英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温铁军 教授分别致辞、并发表演讲。王超英主任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执法检查工作实际,介绍了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指出: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合作效益已初步显现出来,如合作社在为社员提供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生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产业体系、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明显。 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合作社成员间利益链条不够紧密、登记手续不够简化、外部环境不够完善、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和支持不够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一兵教授
全国人大农委法制室主任王超英研究员
张晓山研究员主要讨论了农业龙头企业加入或领办的合作社中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大户领办和控制合作社等问题,强调要区分不同类型的龙头企业以及龙头企业与大户在合作社中的作用,当地的、社员发起的小规模龙头企业、大户参与在一些地区成为合作社主要形式。 同时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改革、土地流转的重要组织载体,合作金融、金融支持很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研究员
温铁军 教授特别强调对于东亚小农社会而言,合作社发展比较合理发展方式,是综合性、体现农业多功能特征的合作经济组织。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温铁军 教授
第二时段,农业部经管站赵铁桥副站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合作部刘惠部长、韩国农协中央会北京办事处李范锡、中加农业发展项目组查添木分别做大会报告。
赵铁桥副站长着重讲了三个方面。一是全面解读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合作社的内容。二是强调要正确认识看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将合作社培养成为农民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三是强调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如项目支持、财政、税收、金融、培训教育、普法宣传、示范社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农业部经管站赵铁桥副站长
刘惠部长主要介绍了供销社多种主体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做法,如:供销社利用乡镇一级供销社以经营设施、场地、资金等方式出资,与农民共同组建专业合作社,供销社系统的龙头企业包括茶叶公司、棉花公司等和合作社对接,以及在品牌化经营、工作领域、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开拓与创新。同时,还指出了合作社发展存在的经营规模偏小、内部管理尚待规范、大股、大户、龙头企业控制、金融支持不够、合作社之间的联合限制等问题。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合作部刘惠部长
李范锡先生介绍韩国农业的情况和韩国农协历史、未来发展战略。韩国农协包括经济事业、金融事业、教育及支援三大事业,农协的发展战略包括管理方式的日趋民主化、事业内容日趋多样化、组织员构成日趋多元化、经营方式日趋企业化等。
韩国农协中央会北京办事处李范锡
查添木先生结合加拿大的经验,谈了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范化的理解,如成员数量、商品的品牌、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与入市标准等。他还特别提到政府部门在合作社提供培训、咨询服务以及促使合作社规范、标准化发展方面的作用。
中加农业发展项目组查添木
下午的会议由 3 个平行分论坛构成, 即: “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分论坛 ” 、 “ 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论坛 ” 、 “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分论坛 ” 。
“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分论坛 ” 的两个时段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苑鹏研究员和中华合作时报总编辑杨建平研究员主持。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缪建平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任大鹏教授、浙江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徐旭初教授、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常务副院长李中华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黄胜忠教授、重庆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李廷友站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夏英研究员、浙江省三门县农业局蔡善兴副局长以及北京圣泽林梨专业合作社曹文廷社长做了发言。
该分论坛的与会学者普遍赞同将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要充分发挥合作社对社员的服务作用。有学者分析了现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体系行政化、部门条块化、主体缺位化、服务空洞化的问题, 但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创办趋利化、入社门槛化、销售买断化、股权集中化也正在限制专业合作社作为社会化服务有效形式的作用。有学者根据日韩和其他国家经验提出建立合作社安全网络的建议,建立新型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更有学者针对合作社被龙头企业控制的现状,提出通过 “ 学习、稀释、剥离、共赢、诱导、激励 ” 机制改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发展利益联结机制。为使合作社更好发展,学者提及了完善合作社责任制度,基于成员异质性广泛存在要健全内部治理结构的政策助长,也有专业合作社代表提出了允许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允许合作社承接国家支农项目等政策建议。但是对于合作社能否成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现有服务体系中各种主体之间如何协调关系,论坛还只是提出了问题
“ 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论坛 ” 的两个时段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鲁来研究员和西北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霍学喜教授主持。南京大学黄贤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吕萍教授、国土资源部郧文聚研究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廖洪乐研究员、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张林成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仝志辉 副教授、谭淑豪副教授做了发言。
土地流转分论坛的讨论,学者提供的典型地区调查已经证明农地流转能更有效地促进农业各类生产要素有效集合,增加农民收入和消费,进一步改善就业机构。但和合作社发展有关的土地流转在土地用途管制和两种土地所有制背景下,涉及农用地流转和农用地在集体内部和从集体到国有建设用地的流转 3 个层次的问题,关系到耕地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农民对流转收益的分享问题,操作复杂。所以该环节讨论所涉及面非常广泛。
与会学者讨论了 “ 科学民主规划 ”“ 市场机制作用 ”“ 土地增值归公 ” 等土地制度的基本原则,也讨论了土地分级定价、土地整理、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具体制度设计的问题。在涉及合作社发展与土地流转的方面,学者们讨论了农地流转的土地规模经营效应的限度、土地入股的合作社与村集体在土地收益分配上的关系等问题。也有学者提供了土地流转的具体制度设计文本,
“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分论坛 ” 的两个时段分别由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秀清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马九杰 教授主持。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龙文军副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广文教授、山东经济学院农村金融研究中心王家传教授、西北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剑朝教授、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伟平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曙光副教授、中国渔业互保协会连文超先生、吉林梨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姜志国理事长、吉林省四平市银监局姜柏林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周立 副教授、河北农合社潘峻岳董事长做了发言。
该分论坛的与会者讨论了以农民合作金融联合体的方式推进农民金融组织化、农村合作金融的经济社会环境制约和利润抽离机制分析等,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合作金融组织,以及合作金融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来自合作金融机构的实践专家提供的各自的经验,如渔业互助保险的经验、闫家村资金互助社情况、河北农合工程情况等。也有学者根据广泛的调研谈及了合作金融发展面对的诸方面困难。
在政策建议上,广泛涉及了农村合作金融的多元化发展、多种金融机构的融合、农业保险制度设计、渔业保险制度设计、农地金融设计等重要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