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人
就是我们自己
首页
时光隧道

中国模式不是国家资本主义

刘志明

   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思想理论界和学术界努力探讨且争论激烈的问题。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更一度使世界舆论尤其是西方舆论认为全球正进入“国家资本主义”时代。在这一舆论大背景下,不时有学者把中国经济奇迹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的成功,所谓的“中国模式”也被一些学者等同于“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科学把握国家资本主义与“中国模式”实质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国外思想理论界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观点

  1.国家资本主义是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

   当前这场蔓延全世界的金融危机使那些自由资本主义的忠实信徒充分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20 世纪80 年代由玛格丽特·撒切尔发起、罗纳德·里根巩固的自由市场时代正在渐行渐远。他们注意到,取代“放宽控制”和“私有化”这些自由市场基本理念的是政府试图重新掌控经济,并利用这一控制权增强其全球影响力。他们把这视作迎面吹向他们的一股“邪风”,即“国家资本主义”正在重新兴起。各国国内和全球范围规章条例大量增加,公共部门越来越多地拥有自然资源,金融业正在被接管,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是他们并不乐见的所谓国家资本主义重新兴起的证据。他们担心这种“新的时代潮流可能引起过多、过快的政府干预”,并断言,“加强调控将为贸易混乱提供新的机会”,“生产力、创新和增长将退步”。因此,在他们看来,虽然18 世纪末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和20 世纪自由市场赢得胜利,是历史的进步,但今天改变了“全球商业价值体系和规则”的国家资本主义在世界的兴起并不代表进步,而是对自由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规则的反动。

   2.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各国政府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现象,引起了西方各媒体特别是持保守主义倾向媒体的高度关注。他们警告说这种政府干预会导致苏联式专制集权主义的卷土重来。英国《每日电讯报》甚至在头版头条警告式地宣称:“同志们,我们现在都成了社会主义者。”美国《新闻》周刊也在2009 年2 月中旬一期封面上宣称“我们现在都是社会主义者了”。该刊认为,银行业的国有化,看起来是“更加趋向社会主义的信号”。其实,把具有广泛干预经济生活要素的国家资本主义视作社会主义并不是什么新的论断。西方那些不愿意承认存在“国家资本主义”的人一直宁愿把它称作“社会主义”,正如保罗·K·克罗斯在《美国经济中的国家资本主义》一书中所说:“虽然,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践在非社会主义国家非常盛行,但‘国家资本主义’这个词却很少提及,因为拥护私人资本主义的人不愿意承认存在一种与私人资本主义不同的另一种资本主义替代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因此他们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3.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趋势是资本主义衰落时期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

   持此观点的是一个名为国际共产主义思潮(GGS)的组织,该组织2007 年11 月24 日在其发布的宣言中认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虽然从经济层面上来说并未被充分认识,但却总是通过国家接管生产设施中的关键点体现出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价值规律、竞争或无序生产的消失。这些特征仍然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因为不管国有化的强度多高,市场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仍旧决定所有国民经济的生产条件。因此,即便无序生产能够为国家计划所平息,它也仍然会在世界范围内以更无情的方式重现,特别是在当代系统危机之中,国家资本主义也无法阻挡它。该组织还认为,虽然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出现在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中,但是,在资本主义衰落的影响以最激烈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时间和地点上,这种趋势发展更快速更明显。历史地讲,就是公共危机或战争爆发的历史时期。从地缘上讲,就是在经济体系最虚弱的地方,向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会更加迅速和明显。但是,国家资本主义不是落后国家的一个特定现象。相反,尽管在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控制经济生活的程度较高,但由于在较发达的国家资本集中的水平更高,因此这些国家一般真正由政府控制经济生活的效率要高得多。

   4.新型国家资本主义模式有能力挑战民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这场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促使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体更加关注一些新兴国家成功的原因。美国《时代》周刊这样写道:“与当年的共产主义阵营不同,如今的新兴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中国、俄罗斯,以及波斯湾石油国家——已证明它们的模式非常成功,这使得各国领导人甚至早在此次危机爆发之前便开始怀疑民主资本主义未必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西方媒体看来,这些新兴国家采取的都是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其共同特点是:一方面鼓励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一方面又控制着一些核心支柱产业,如石油和汽车制造业,用政府资金壮大这些产业,并将其推向全球市场。正是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的这些特点,使“中国、海湾国家和其他此类国家已经积聚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财富资金”,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的十年里,要明显高于“自由民主国家”。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媒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混同为国家资本主义的模式,显然是错误的。

   5.国家资本主义的干预政策并非治理国际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

   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欧洲各国的共产党尤其是希腊共产党。 希共认为,各种版本的资产阶级政府都不能避免无政府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果;随着劳资这一基本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将遇到更加深刻、更加严重和无法治愈的矛盾。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和拯救资本主义制度,求助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干预性政策,必定都不能缓解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腐朽性。
 
                     二、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基本总结

   1.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含义、性质和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是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控制、支配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因此,国家政权的性质不同,决定着国家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资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是资产阶级国家政府直接参与和控制的某些资本主义企业, 如各种官办的和官商合办的银行、铁路、邮电等工商企业及公共事业。在这些企业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没有改变,企业的工人仍然受以资产阶级国家为代表的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到了帝国主义时期,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为由垄断资产阶级直接控制,并为其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和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虽然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剥削关系,但它们主要不是为资本家的利润而生产,而是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性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最早出现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有租让、合作社、代购代销和租借等形式。 我国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对民族资本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即通过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实行经销、代销的初级中级形式,并向公私合营的高级形式过渡,有效地达到了对民族资本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目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转变。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是国家或国有企业与外国资本或本国私人资本合作经营的一种经济形式。

   2.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资本主义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它与之相结合的国家政权的性质。无论何种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其作用都明显具有二重性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这种或那种形式,可以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暂时克服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刺激国内需求,从而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与消费、劳动者与资本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但是,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为资产阶级的政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虽然不是社会主义,并难免具有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固有的一些消极作用,诸如存在一定的剥削关系等,但从根本上说,它却是社会主义“必要而暂时的同盟军”,因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它有利于把资本主义私营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顺利实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不断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实现落后的社会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渡,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经验,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等等。
 
                 三、“中国模式”的实质: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实现形式

  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道路或者说“中国模式”在世界的影响与日俱增。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与压力,人们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怀疑,对于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发展模式则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当前,国内外思想理论界和学术界关于“中国模式”的实质,一个似是而非然而却极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中国模式”是“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它在经济上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干涉经济的能力”。还有人把所谓的中国式“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特点概括为“强大的政府、活跃的家庭劳动经济和主要由小企业组成的私有经济和小规模资本主义经济。”还有把“中国模式”等同于“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和“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之类的观点。
  
   “中国模式”与“国家资本主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中国模式”的实质真是“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吗?不深入分析“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是不能科学回答这一问题的。
  
   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个与它的民族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正如列宁所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列宁选集》第2 卷第777页)因此,对各国尤其是各国的无产阶级来说,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一个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起各具自己特色的具体模式的问题。

   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其民族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一再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邓小平的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述,立足国情、立足当代,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者所谓的“中国模式”,把中国成功地引向了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的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的重要论断,充分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者所谓的“中国模式”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实现形式。
  
   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实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者所谓的“中国模式”,虽然也主张利用外国的和本国的资本,主张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但它从来都没有把资本主义当成目标,相反只是把它当作“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同时也一再强调利用资本主义的前提,即“主体是社会主义”,强调“共同富裕”,强调社会发展的成果为人民共享,强调不能走“两极分化”的邪路。英国作家威尔·赫顿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说:“中国的发展道路非常独特,极具中国特色,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待资本主义,它从没有把资本主义当成目标,而是把它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它融合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原理,但又受到国家的指导,而国家时刻牢记必须提高数以亿计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否则它的合法性就面临危机。”(英国《卫报》2004 年5月9 日)还需指出的是,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不主张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抽象对立起来”,并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主张, 但我们党始终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也一再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者所谓“中国模式”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经济政治制度的安排和完善,进行相应体制机制的改革和调整,并据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无视这些基本事实的人,在观察问题时就容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错误,就会被中国主张利用外国资本主义、鼓励私营经济和允许小范围内地区存在资本主义这些现象所纠缠,就会看不到问题的实质,错误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者“中国模式”的实质视作“国家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等这类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还需提及的是,虽然“中国模式”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一些基本特征,但它是从中国独特的国情层面加以体现的,因而它彰显的是社会主义本质具有较强的民族色彩的“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的这种独特个性,决定了其成功经验只可以供外国学习和借鉴,而不能照搬。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来源:《红旗文稿》      来源日期:2010-2-8    本站发布时间:2010-2-8

主人就是我们自己   版权所有 © 2007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4区15号五矿大厦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13011152297  电子邮件:xkk1118@qq.com
ICP备案号: 京ICP备06052824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