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人
就是我们自己
首页
时光隧道

 2010中国经济四大风险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09年,我国经济成功实现“保八”,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但明年经济发展仍存诸多不确定性,调控部门需直面信贷质量、贸易保护主义、通货膨胀、产能过剩四大风险, 从制度安排入手,适时调整政策,加大调结构、扩内需力度,为“中国号”经济巨轮的平稳快速行驶护航。

                         信贷风险 严筑资本堤坝
                           本报记者 张朝晖

  银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继续保持双降。但对于2009年超过9万亿元的新增信贷,一些市场人士担忧未来信贷风险。他们预计,最早在明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降的趋势将会改变。

                           未来风险不容小觑

  目前有迹象显示,随着信贷基数的不断扩大,个别商业银行分支行已经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增长的现象,银行资产质量下滑风险正在显现。

   其实,不少银行都尽量将信贷集中投放于政府倡导的基建、大型项目、国企及大型民企,以求降低信贷风险。 但这并未有效降低银行风险,且限制了信贷对经济复苏的推动作用,现行的“银政模式”正备受挑战。

   未来的信贷风险可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贷集中可能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充分而专业地发挥金融调控作用,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和产业振兴。相反,这种“亲政府化”的单一操作,极有可能为下一轮经济周期埋下毒瘤,如果宏观调控方向转变,呆账、坏账就可能浮出水面。

   二是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由于政府融资平台项目信贷60%以上是依赖财政偿还,一级政府往往设立多个政府融资平台,同一个政府融资平台往往有多家银行贷款进入。在加速投资的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可能出现过度负债,且政府财政担保对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并无法律约束、保障。

   三是部分行业贷款风险上升趋势不容忽视。最显著的是房地产业,经历了2009年一线城市房价暴涨后,2010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存疑,管理部门连续出台税收、土地等政策也对市场造成一些压力。如果房地产市场急转直下,银行2009年集中发放的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都将暴露在较大的风险中。此外,制造业境况虽有所改善,但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在去库存化后,企业将可能再次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下游需求不足导致产成品涨价困难、经营财务压力加大状况。这也将对企业的信贷偿还能力提出考验。

                           严格监管不能放松

  从上半年开始,银监会连续出台风险监控办法,对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个人贷款、银行发行购买次级债、拨备率、资本充足率等都做出了新的规定。而且,资本充足率须每季度披露。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提出,中小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为10%,大型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为11%,拨备覆盖率要求提高到150%。

   从监管层的表态来看,明年银行业将会更加突出加强风险控制,更加严格执行行业信贷政策,严把信贷准入,加强贷后管理,加强风险监测、监控和预警,完善授信监督,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核销力度。同时,商业银行会利用信贷环境宽松的有利时机,加大存量贷款的结构调整力度;在增量贷款上会进一步向优质客户和项目及自身优势业务领域集中,票据融资规模将会大幅减少。

                          外贸风险 谨防保护主义
                            本报记者 卢铮

  贸易保护主义是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心头之痛。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盛行,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展望2010年,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之际,贸易保护主义更具复杂性,甚至可能会“变种”,冲击中国艰难爬升的出口。

                          贸易保护主义花样翻新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升温。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损害正在加剧。

   据商务部统计,到今年11月初,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101起贸易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反补贴和特保案也在日益增多,从去年到今年9月,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启动了20起反补贴调查,其中19起是与反倾销调查合并调查,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经济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贸易保护主义也在花样翻新,出现各类“变种”。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指出,贸易和技术的新贸易壁垒措施对出口的影响正在加大,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气候变化等绿色壁垒也在对我国出口产品给予巨大压力。

   令中国出口企业感到“剑悬头上”的是碳关税。尽管是否征收碳关税尚未定论,但在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看来,高能耗、高物耗出口正受到更多抑制。

   贸易摩擦的影响更深,波及到产业和制度领域。“贸易摩擦从单个产品向整个产业扩散,直至国家政策层面。不仅冲击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影响了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杨益说。

                           善用法律维护权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贸易摩擦是明年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明年出口预期增长,在投资引擎必将减速、消费引擎刚刚启动的情况下,出口引擎仍是明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分析人士指出,贸易摩擦增多是中国产业竞争力上升的客观反应,是国外遏制中国崛起和发展的主观表现。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我国贸易在世界贸易份额的不断上升,国际经贸摩擦将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

   杨益指出,一方面应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解决争端机制,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应依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加强贸易救济措施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力度。

   今年商务部发起2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进口金额99亿美元,国内企业200多家,国内产业4600多亿元人民币,直接影响20多万个就业岗位。

   商务部已经着手研究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力求在对因贸易或产业转移而遭受利益损失的产业、企业及其工人进行补偿和扶助。上述制度在美国、欧盟都有成熟的法律和实践,中国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

   专家也指出,企业应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在自己的产品遭遇贸易摩擦的时候要积极应诉、敢于应诉,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发现低价进口产品对自己的产品造成影响的,要及时申请救济,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通胀风险 管好通胀预期
                           本报记者 徐畅

  随着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由负转正,关于明年通胀风险的争论再次升温。一些专家认为,国外输入和高速扩张的货币和信贷供应将导致明年物价水平上涨,需警惕资产价格飙升,进行适度的通胀预期管理。

                           物价上行压力大

  近段时间来,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上涨苗头,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囤油、囤粮现象。11月份CPI同比上涨0.6%,结束了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通胀是否来临?

   专家普遍认为,总体上看,严重通胀不会出现,但明年物价水平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来自供给冲击、国外输入和高速扩张的货币、信贷供应。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迅速,支撑经济增长的供给因素并不能齐头并进地同时满足高增长的需要,我国经济会不时出现某些资源和某些产品供给不足从而价格上升,进而推高价格总水平的现象。

   输入型通胀也将对明年物价造成冲击。工行投行部研究中心分析师柳春明表示,国际原油价格伴随着经济复苏和美元疲软,已从年初的不足40美元每桶反弹至80美元每桶。对于CPI而言,对外依存度高的大豆、油脂等产品的进口是主要的输入型冲击因素;原油、金融、矿产品对工业品成本影响巨大,对PPI也将起到明显推升作用。

   此外,2008年底以来货币的大幅度投放将对明年的CPI造成上行压力。“过多的货币和信贷作为需求的载体,或早或迟将在物价上表现出来。”李扬表示。

                          警惕资产价格飙升

  2009年,中国股市、楼市均出现爆发式上涨。“这一现象值得警惕。”李扬提醒,近年来,过多的货币和信贷供应对物价的影响,常常并不表现在被CPI和PPI所覆盖的普通商品价格上,而是表现在以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为主的资产价格飙升上。

   资产价格上涨是造成通胀预期的重要推动力。上一轮股市站上6000点及猪肉价格带动的通胀,仍令人记忆犹新。 如何用好各种政策工具,抑制资产价格过度膨胀,将是明年财政、货币政策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

   在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除继续强调“保增长、调结构”外,“管理好通胀预期”首次被提上日程。

   “通胀预期管理”正推动货币政策转向中性。柳春明表示,动态调整的货币政策在明年将显得更稳健,信贷不会明显收紧。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以量化管理为主,明年上半年加息的可能性很小,预计加息最早要到下半年。

   针对通胀预期,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建议,货币政策方面可能需要做一些更加灵活、谨慎的渐进式调整,但不等于要退出。要通过扩大优质资产供给的方式让大量的资金能够有较好的投资去处,使资产价格不会脱离基本面非理性上升。

                        产能过剩风险 推进兼并重组
                           本报记者 朱宇

  产能过剩的阴霾一直笼罩着2009年的中国经济,并将对2010年的经济复苏造成一定的阻碍,甚至成为巨大的潜在风险。专家预计,下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力度将加大,产业集中度偏低的现状也将在兼并重组中得以改善。

                          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就在经济刺激计划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2009年9月29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踩下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六大产业产能扩张的“急刹车”。

   国务院警示风险称,如不及时加以调控和引导,市场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并将导致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人员下岗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在国家相继收紧土地、信贷闸门,提高环保标准后,部分行业的产能扩张已得到控制,企业效益开始回升。以钢铁业为例,宝钢12月10日宣布,将明年1月份的大部分钢铁产品价格每吨上调300元至600元每吨。长城证券分析师乔培涛认为,随着行业投资强度的减弱以及抑制产能政策的发酵,明年下半年后基本再无新增产能,产能扩张高峰就此过去。

   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结构性过剩,也就是落后产能太多,而先进产能不足。据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透露,当前我国水泥仍有27%的落后产能,平板玻璃深加工率不足30%。

   虽然明年政府主导的投资力度将有所下降,但是落后产能的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依然会影响我国转变增长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局。为此,中央提出,明年对于落后产能继续把住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十大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也将加快实施,把调结构的重点落实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

                          打破兼并重组桎梏

  分析人士认为,淘汰落后产能并不是将已有产能完全废弃不用,而是通过管理输入和技术输入,对落后产能加以改造,这就需要在行业内鼓励兼并重组。

   但工信部发言人朱宏任日前表示,我国的兼并重组长期以来面临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部分企业片面追求规模的兼并重组、地方政府“拉郎配”式的兼并重组,导致一些企业重组后效率不高。

   为此,朱宏任表示,工信部正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出台措施,消除跨地区、跨所有制企业兼并重组的障碍, 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解决好税收、土地、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突出问题,减轻企业兼并重组的负担。同时,进一步完善企业兼并重组的金融服务,创新发展有利于推动兼并重组的多种融资方式。

   有专家建议,改变完全利用自有资金的方式,拓宽外部融资渠道,引入杠杆资金、过桥贷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也要逐步探索可转换优先股、定向公司债等直接融资工具进行融资的可能性。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来源日期:2009-12-21    本站发布时间:2009-12-21

主人就是我们自己   版权所有 © 2007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4区15号五矿大厦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13011152297  电子邮件:xkk1118@qq.com
ICP备案号: 京ICP备06052824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