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面对城市化浪潮,乡村文化的价值如何、前途何在?在政策层面,乡村文化是否应该为城市化低头让路,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和应对的大课题。
城市化应该为乡村文化留出足够的空间
乡村文化的价值是始终存在的,无论我们的社会处于工业化甚或后工业化阶段。那种认为农业文明必将为工业文明所取代、乡村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被淘汰的简单线性思维是错误和有害的,必须抛弃,与之对应的是,我们必须树立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和谐共生的思维,必须在推进城市化的实践中为乡村文化留出足够的空间。
首先,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指出,即便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再高,也总是存在绝对数量不少的农民群众, 为这些农民群众利益计,乡村文化显然不应遭遇灭绝和淘汰之命运;何况,绝大多数农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尤其是价值观层面的文化生活中,主要受求同律的支配,渴求、亲近、热爱源于乡村社会生活、反映乡民价值追求的乡村文化,这一现实为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必要性提供了有力的论证,也提供了活生生的例证。
其次,城市化应该为乡村文化留出足够的空间,至少还有两方面的必要性支撑:第一,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内核,保护乡村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文明。由于在长期的农业社会积淀升华而成,中华文明的主要特质和内核是农业文明,无论是至今称颂的和谐文化、天人合一观,还是被视为中国文化代表的舞龙、舞狮等民间文艺,等等,都与先民所处的农村社会环境、所习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而这些不同形态的中华文明精粹在乡村文化中大量存在和较好贮藏,故而,为传承悠久的中华文明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计,乡村文化必须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据有自己的足够空间。第二,乡村文化为中华文明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因。正如在物质世界中任何一种物种基因都有其珍贵价值,物种基因越丰富物质世界越多彩和安全一样, 文化或文明领域同样是越具多样性就越安全,越有创造力。许多文化也许现在表面看起来无甚价值,但是一旦处于特定环境中、与其他文化交汇融合碰撞, 它们便往往作用甚巨,催生出新的文化果实,孕育出新的优质文化。 这就好比有了在海南岛发现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才有了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一样。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文明“轴心时代”命题不正揭示了久远之前的文明在后世尤其是危机或飞跃之时的巨大价值和强大创造力吗?至于以文艺形态表现的文化或文明,同样处处可见陈中出新的现象。 近年来原生态歌曲大受追捧,并给许多音乐工作者以创作灵感,就是典型例证。往国外看,著名学者秋风多次著文指出,在美国制宪过程中,乡村向美国宪法注入了自由、个人责任、限制权力的精神;20世纪以来,乡村不断向美国政治注入保守主义的刺激力量;过去一百年美国乡村音乐和“blues”等几乎所有流行音乐样式都来源于乡村。在东亚近邻——日本,著名学者薛涌也指出所谓“日本精神”,在大都市已经消失,但保存在偏远农村下层百姓的生活起居之中。
总之,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乡村文化始终有其独特、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一旦中国乡村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大量优秀文化基因加入中华文化母体中,我们同样可乐观期待,未来中华文化将结出更多鲜艳之花,中华文化将更具生机和活力。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现实路径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将继续推进,直至其达到一定的合理限度。在这一进程中,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总体上变为城市中国后,如何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成了既紧迫又具长远意义的重大课题。 单纯从文化保护角度而言,中国实践中已有博物馆式文化保护和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两种路径,前者包括建立各种各样与文化相关的陈列馆、博物馆、纪念馆,以及运用录音、拍照、摄像、文献收集整理出版等手段保存文化等,后者的保护对象则涵盖了某个特定区域的所有文化空间、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不脱离原住民、不改变当地生产生活环境的保护。
显然,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更具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成效更显著,而博物馆式保护由于保护对象和内容不够原真和完整,基本属于一种退而求其次、不得已而为之的保护策略和保护手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乡村文化都可纳入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范围,目前的现实乃至将来的实践只能是针对那些直接关系到某种文化生死存亡或者具有极大价值和重大意义的文化,才能施以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这一保护策略和路径,否则,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范围无限扩大,直至囊括中国所有的乡村文化,既不现实,又不可行。
事实上,在采取上述两种乡村文化保护和发展路径之外,我们亦可跳出单纯的文化保护框框,进行其他的尝试。例如,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文化创意经济发展,我们便可将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引入乡村。由于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人脑加电脑之类的产业,所需物理空间小、资源能源消耗少、基础设施配套要求不高,不必走征地拆迁、“三通一平”建工业园区的老路,完全可以取得既提供现代工业发展空间、创造经济财富,又较少改变破坏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较好保护乡村文化生态的良好效果。除了这种可称作文化创意产业嫁接乡村社会的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路径外,我们还可实行城市居民无障碍地流向乡村,进而接受乡村文化熏陶和教化的乡村文化保护策略和路径。具体言之,在乡村文化的存在空间既定的情况下,我们亦可通过扫除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障碍,促使更多的城市居民在乡村定居生活。一旦有更多的国民进入乡村,更长时间地与乡村文化拥抱接触,接受乡村文化的熏陶教化,其结果就是乡村文化得到更多社会成员的重视和自觉保护,乡村文化的基因被输入到更多的国民身上,一句话,乡村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具体实践中,只要确保乡村拥有较好的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较好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此外,更重要地是,确保城市居民能够在乡村拥有立身下榻之所,众多城市居民奔往农村生活定居自然不在话下,进而这一新的乡村文化保护和发展之路取得成效也在预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