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人
就是我们自己
首页
时光隧道

感谢农民

李成贵

  
   书卷生涯久未归,别来故土半相违。 从上大学算起,“性本爱丘山”的我“误落尘网中”已经26年多了。这期间,回家的次数越来越稀少了。我在城市获得了一片天空,离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却似乎越来越远了。然而,我的思想深处,乡村小溪仍在哗哗流淌。毕竟,这里有血脉相通的联系,有着深层的生活体验和绵延的记忆,有我人生的注解和表达。

  于是,回眸新中国60年的历史,在感受60年的风云变幻和涛声回荡时,我又一次首先想到了我们这个社会中比例最大的一群人——农民。60周年大庆,赞美、感恩、祝福成为事件的基调和格律。是啊,历史只书写成功,记忆只选择美好,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进行盛大的庆祝。这个时候,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农民。因为共和国的历史上,有农民的浓墨重笔,农民与共和国一起走过时光,走过流年,走过风雨交织的岁月。

  在这个秋露如珠,秋月如玉的夜晚,我越发觉得,自己应该在个人经验和历史记忆中凝练出关于农民的真情,并在理性的坐标中演绎真情。

                    (一)

  从文化批判和现代性建构角度看,农民经常被视为落后和消极的力量。陈独秀、晏阳初等人都曾指出中国农民身上愚昧狭隘眼光短浅的顽疾,鲁迅则塑造了润土这一麻木愚钝的农民形象,这些都被认为是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然而,这样从精英的视角去评价农民,无疑只抓住了真理的碎片,至多是抓住了真理的一面,而不是真理本身。

  在《汉书•食货志》中,曾有“辟土殖谷曰农”之说。农民身上有许多与土地相联系的品质,他们质朴无华、厚重笃实,而且历来是善良、谦卑而又格外简朴的;也不长于抽象理论,很少巧佞的辞令和一切浮虚的东西。他们无分寒署、整年地自早至晚茹苦耐劳,孜孜不息地勤奋做事,顽强地推动着小农经济向前发展。从经济学上讲,中国的农耕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过密型增长,在劳动投入边际产量降到零点前,农民会持续地投入劳动,虽不能取得效益的最大化,但能够实现总量的最大化,从而克服生产力低下的困难,应付沉重的人口压力。

  千百年来,农民像牛一样勤劳,像土地一样奉献,像野草一样生生不息,他们是被统治的对象,也是被依赖的力量。他们是草根小民,是无数的弱者,然而“弱者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就成了谱写或者改写历史的力量,成了成全列祖列宗的天下大本。

  花开无言,叶落无声,没有农民,英雄就成了堂吉诃德,理想主义者就会在思想森林中第一个拐弯处碰得头破血流。

  今天,中国农民的勤劳和奉献,无论是在乡村田野,还是在城市工地,都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勤劳甚至超出人们的想象。几年前我在坝上草原调研时遇到的一个案例,也许最能说明问题。由于要保证北京少受沙尘暴的侵扰,政府要求禁牧,当地农民只得把羊圈养,割草喂羊,劳动量大增,饲养的总量大幅下降。一位养着100多只羊的农民,在“望羊兴叹”之际,选择了夜里偷着放牧,而羊并不是夜行动物,夜牧不符合羊的习性,搞乱了羊的生物钟,结果是羊迅速减肥了,但这多少还能挣些钱,总比一个不养要好。还是这位农民,他夜里放羊,白天还要下地干活,一天只睡3、4个小时,其勤劳程度可见一般。这些年,我也去过印度、南美多次,比较一下,我国农民的勤劳,更为这些国家所远远不及,这是中国发展最可靠的基础。

  中国农民是勤劳的,而勤劳又总是与质朴相生相伴的,这些无疑都是人类珍贵的文化品质,是我们这个纷扰的现代社会的稀缺资源。

                   (二)

  风过无影,水逝无痕,农民是一个超低调的群体。共和国60年大庆,全民皆欢,城市成了舞台,首都成了中心舞台。站在天安门的观礼台上,面对无法用语言表述,难以被别国复制的宏大场面,我的内心充盈着兴奋和自豪,同时感恩的情思也油然而生。我想起了劳苦功高的农民。

  20世纪以来,共产党的崛起和执政改变了中国历史和世界政治版图,而其中的主导力量无疑是农民。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世纪上半叶,“革命”是中国政治社会场域中最重要的关键词。然而,没有农民的支持,没有农民的流血牺牲,就很难取得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认为:“中国这个国家,离开农民休想干出什么事情来。”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摩尔在他那本被誉为20世纪社会科学三大名著之一的《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中指出:“在中国,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俄国。他们为最终摧毁旧秩序提供了炸药。”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成了崇高的国家目标。广大农民在经历了流血阶段后,又马不停蹄地拉动了国家工业化的重轭,默默地做出奉献,进入了流汗阶段。改革前的30年,没有农民的辛勤劳动,没有农民的“剪刀差”贡献,国家工业化就很难取得成功。据估算,1953~1978年间,国家通过“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民提取了8000亿左右的巨额资金(不同专家估计在6000到10000亿之间不等),广大农民帮助国家成功地摆脱了低收入国家发展初期所共同面临的投资不足的难题,逐渐建立起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维护了中国政治和经济的独立,强化了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权利基础。

  记得当时流行的一首歌谣写道:“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我也清楚地记得,那时社员们夜以继日地奋斗在田间地头,有时会十天半月地连续作战,甚至大年三十仍在大搞农田水利。那时的制度安排不合理,但无论在任何制度下,农民都是默默劳动和奉献的一群。

  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年代,而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不仅以较大的贡献份额推动了农业的高速发展,而且给整个中国经济带来了希望和启示,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提供了契机;如果没有农村承包制和稍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传统体制的冲击,就很难引进今天如此之多的市场机制,从而使资源配置的基础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可以说,正是由于有农村腹地的有力支持,中国从计划走向市场的经济体制改革,才获得了成功, 并在世界范围的改革大潮中一枝独秀,令人注目。此外,作为一个重要的事实,改革以来,上亿的农民涌入城市,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面貌的改变。近些年,中国城市日新月异,变化神速,楼越盖越高,桥越建越多,路也越修越长,一派繁荣景象。然而,繁荣的背后是广大农民辛勤的汗水,是他们廉价的劳动。

  国庆60周年之际,比较改革前后的两个30年,无数的事实给了我们无数的理由来高度礼赞改革。然而,改革的启动,农民有首功一件。1978年冬天,小岗村农民冒险签订了一份契约,同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一个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农民的契约要求分田,而中央文件上明确写的是“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因此,我们更应该说,改革源于农民的诉求和特有方式的抗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 所以,中国的改革要感谢一个人的话,就是邓小平;要感谢一群人,就是农民。

                   (三)

  改革30年来,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获得了进入市场的权利,获得了流动和从事非农产业的权利,还获得了自治的权利。改革前,由于统得太多,管得太死,农民缺乏的正是这一组核心权利;而今农民获得了这些权利,就为农村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特别是,在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6年出台“一号文件”,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政策,从过去的“以农养工”转向“以工补农”,着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几年来,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价,增加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发生了一系列的善政养民式的政策变化。2003~2007年“三农”投入累计超过16000亿元,2008年超过了6000亿元,2009年进一步达到7161亿元。

  在获得了上述权利和政府财政支持后,农民的境况有了明显改观。比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8年的4761元;农民的衣食住行的变化随处可见,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也较之过去有了不小的进步,同时农民的精神状态也有所提振。

  但是,正如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在肯定30年来农村改革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为真实世界的另一面而感到担忧。比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1978年二者差距为200元左右,2008年已经超过10000元,一些农民还没有脱贫,生活还很艰难;农民因征地而导致利益被侵害的现象,还屡见不鲜;农民工流动20多年了,仍不能在城市落地,他们苦干两年的工资也许抵不上自己亲手所建的一平方米房子;农村低保标准偏低,有时还不能瞄准对象;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迟迟不能建立,一些老农的处境令人忧虑; 一些地方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农民兄弟“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除了干活,就是吃饭睡觉,自然古朴的生活里几乎没有文化的新意,等等,都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说明情况并非都是暖风丽日,形势并非一片大好。

  可以说,30年来农民的世界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没有变化的是他们在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中的地位,他们仍然是弱势群体,还不能平等地分享改革的成果。罗尔斯在其著名的《正义论》中提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基础,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为了实现正义,政府应该保证“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让农民成为平等的公民,这是时代的挑战和历史的重任。

  苍茫大地,有鸿雁归去,有雨燕来兮,有树在等待岁月,有草在等待春风;农民等待的是更多善政之光,等待国家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快的速度为他们做好事,做实事,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 

  亲爱的农民,就让大家一起来努力吧。

  农民万岁!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

 


                  来源:社科院     来源日期:2009-11-5   本站发布时间:2009-11-5

主人就是我们自己   版权所有 © 2007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4区15号五矿大厦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13011152297  电子邮件:xkk1118@qq.com
ICP备案号: 京ICP备06052824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