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人
就是我们自己
首页
时光隧道

王岐山的明星范儿

 

王岐山的明星范儿

 

  “救火队长”、“京城名嘴”,王岐山俏皮的绰号成为今年7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代表们调侃的谈资。自去年3月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以来,王岐山以其自信、直率、幽默的外交性格广受外界关注。

                     京城名嘴的个性外交

  2008年6月举行的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王岐山担任副总理以来第一次率团赴美谈判。在华盛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晚宴上,王岐山将准备好的稿子在听众面前晃了晃又放回了口袋,说了句不喜欢念“新闻稿”,便滔滔不绝地阐述起了他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看法。他坦承中美两国都存在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一方面,他不乏温情地对美国的保护主义表示出一种理解,让美国人产生亲近感。“在全球化浪潮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出于对自己国家经济和安全利益的顾虑,美国存在保护主义也是正常的。”另一方面,他也半开玩笑地承认中国的某些保守思想。“我们国家现在有的学者说开放存在问题,说开放太大了。华尔街那批人太会赚钱,把我们的钱都赚走了……”此番话引得台下笑声一片。这种亲和、直率而幽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方式颇合美国人的胃口,动画大王沃特·迪斯尼公司的执行副总裁普雷斯顿·巴顿兴奋地说:“他真像一个摇滚明星!”

  这次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王岐山再次脱稿,引用“波浪省力理论”来比喻中美关系顺应历史潮流,这种将自然科学同社会学联系起来的形容,引起听众的共鸣。由于前几次访美的精彩演讲,王岐山在美国已拥有大批“粉丝”:在最后一天下午的中美联合记者会上,希拉里一开始未戴同声传译机,直到王岐山走上讲台,这位国务卿终于坐不住了,径直跑到听众席上抢过一个耳机戴在了耳朵上。媒体笑称:连希拉里都成王的“粉丝”了!同一天晚上,王岐山应邀出席美方举办的宴会,刚一进场,便被团团围住,许多人一拥而上争相与他握手,这些“粉丝”正是美国华尔街鼎鼎大名的企业家们。

 

华盛顿当地时间六月十八日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与美国政商界的晚宴上发表即席脱稿演讲,以他独有的即兴口才,赢得掌声不断。图为王岐山用幽默的语言解释中美之间的关系。 中新社发 邱江波 摄

  华盛顿当地时间六月十八日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与美国政商界的晚宴上发表即席脱稿演讲,以他独有的即兴口才,赢得掌声不断。图为王岐山用幽默的语言解释中美之间的关系。   中新社发 邱江波 摄

  

                      “救火队长”成名记

  2003年4月,刚就任海南省委书记5个月的王岐山,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紧急空降到了北京,第三天就变成了北京市代理市长。

  危急之际,王岐山一开始上任便以“强硬”姿态亮相,要求所有官员:“汇报的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军中无戏言!”在这之后,人们每天都会得到最新最准确的病患数字。与此同时,也看到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市长在镜头前眉头紧锁、直言不讳。在整个抗非战役中,王岐山无疑成为当时出镜率最高的官员。最终,在奋战两个多月后,王岐山用他下降的体重(自言掉了十多斤肉)换取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维护了政府信誉,同时也在百姓中赢得了交口赞誉。

  选择王岐山救急并不是第一次。在此之前,他“救火队长”的名声早已远播。199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消息一出,包括日本、美国、德国、瑞士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130多家国际银行的债主们顿时傻了眼,这意味着他们贷给广国投的钱将血本无归。长期以来,国际债权人习惯性地认为贷给广国投的钱就是贷给广州市政府的钱,绝对地安全。而事实上,广国投作为窗口公司,政府色彩早已淡去,遵从国际破产法行事是大势所趋。但国际债主们不肯罢休,联合起来要求广州市政府承担债务,否则就要打官司,一时闹得沸沸扬扬。

  关键时刻,王岐山临危受命,出任广东省常务副省长。他软硬兼施,经过近4年拉力赛般的较量,广国投最终清盘,清偿率12.52%。对王岐山这块难啃的“骨头”,国际金融家们显得既无奈又佩服,自此以后,中国金融市场的规范性大大提升。王岐山由此登上国际金融界的大舞台。

 

7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都华盛顿白宫会见正在华盛顿出席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   新华社记者张岩摄

   7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都华盛顿白宫会见正在华盛顿出席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                         新华社记者张岩摄

  

                         厚积而薄发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曾这样评价王岐山:我所认识的王岐山行事果断,好学好问。他是一个执著的历史学家,喜欢哲学辩论,还有着略显顽皮的幽默感。

  1973年,25岁的王岐山进入西北大学历史系读书,整个70年代,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陕西省博物馆度过,博览历史书籍成为他最大的爱好。1979年,他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一名实习研究员,先后参与修订了《辛亥武昌起义人物传》和《民国人物传》,文字水平和对史料的掌握能力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直到观在,王岐山还保持着对历史书籍的喜爱,乐于同别人交流心得。在两次中美对话中,王岐山正是运用其深厚的历史知识作比喻博得了满堂彩。

  近代史所的一位老研究员回忆起当年的王岐山说:“如果这么发展下去,他肯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员。”然而,王岐山身上的另一种才华却让他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出于对国计民生的关注,王岐山经常和同事们谈论经济学方面的问题,并开始“不务正业”地写起经济学论文,研究资金和预算。良好的史学研究基础赋予其缜密的思维,使其对经济领域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他写的经济学论文被—些高级官员们看到,获评甚高。 于是,两年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借调王岐山,使他正式跨入了经济和金融领域。在经济和金融界的多年打拼使王岐山能够洞察经济发展趋势,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在对外出访前,王岐山时常会亲自撰文阐述自己对出访对象与中国经济合作的理解,而这些文章又常常被外国媒体全文照登,足见其功力。在国内开会时,王岐山也喜欢阐述自己对当前经济的见解。“人不自信,谁人信之”,这是王岐山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从历史学者到金融政治家的历程也正是他自信的印证。


  


                  来源:《世界知识》     来源日期:2009-10-16  本站发布时间:2009-10-16

主人就是我们自己   版权所有 © 2007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4区15号五矿大厦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13011152297  电子邮件:xkk1118@qq.com
ICP备案号: 京ICP备06052824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