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邓小平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改革的方向,“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践行。三十年来我们党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普遍受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表明人民普遍受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首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是否普遍受益一直是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具体而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提高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相结合,提出了著名的“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标准,作为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就是死路一条。”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使人民普遍受益。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形象的提升使中国人民挺直了腰杆;坚持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改善了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改进了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途径,使全国人民的生活在总体上初步达到了小康水平,并继续向全面小康前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人民普遍受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的确立
1978年9月,邓小平发表讲话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要想一想,我们为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邓小平年谱》,379—380页)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根据时代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明确提出要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邓小平文选》第3卷,116页)的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在党的文件中得到确认。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并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做到“三个代表”的重大问题,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人民普遍受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通过逐步突破苏联模式实现的
实践证明,如果固守苏联模式的体制及其意识形态,就不能实现长期的经济发展,不能摆脱人民普遍贫穷的状态。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全面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就提出了富民思想,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第一条是摆脱贫穷”。 “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55页)首先,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在初级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逐步形成,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特征是“物质文明还不发达”。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从初级阶段的五项任务,我们可以看出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其次,我们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上突破了苏联模式。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以社会主义本质的形式得到了确认。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人民普遍受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通过对苏联模式的不断突破而实现的。因此,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