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人
就是我们自己
首页
时光隧道

倒奶三思


   2014年下半年愈演愈烈的牛奶降价潮,终于在2015年初催生了国家农业部出台的《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紧接着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在热点时段播报了“倒奶事件”和“深度调查”。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就奶农倒奶杀牛事件进行炒作,以至形成倒奶风波。
  
  客观来讲,这次倒奶风波,如同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一样,痛定思痛后,必将对中国奶业更好地向前发展,更远地走向世界,更强地走向未来产生积极的效果!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反思什么?反思的深度往往决定整改的力度和前进的速度。


  冷静下来,我们起码应该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反思:

  其一,奶业行业发展壮大的代价。大家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是蒙牛快速成长的发展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中国奶业快速发展的历程。那就是“先有市场,后有牧场”的理论和思维。无可厚非,这样的发展模式,曾经对于蒙牛乃至中国奶业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然而,随着奶业市场的逐渐成熟,消费者的逐渐理性,再用这样的理论和思维指导中国奶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似乎已经行不通了。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最值得反思的是:较低质量的,较低营养的,以奶类饮品为主的,狂赚国人腰包时代,应该让它一去不再复返!

  我们应该清醒而理智地作出判断,那就是乳企的超高速发展,是国人以较高的代价饮用较低质量的乳品,即以牺牲奶农和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换取的。或者说,最广大的消费者群体成就了今天敢于与世界著名乳企竞争的企业和一大批大中型乳企的辉煌。

  其二,奶业行业的宏观管理亟待加强。众所周知,我国高产奶牛,一般都在饲喂进口优质苜蓿和豆粕等。据统计,2013年,我国进口苜蓿干草75.56万吨,较2008年的1.96万吨,增长了38倍。这使得国产优质奶的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乳品企业大量进口国外大包装低价奶粉生产还原奶,降低成本获利。客观说,这样的举措曾经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奶业高端消费群体和低端消费人群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但这同时也残酷打压了社会资本投向优质牧场建设和优质高端奶生产的积极性。

  去年底,这样的事情终于走向了极端。2014年下半年,国外进口奶粉价格由上半年最高的5月份的3.37万元/吨,直接降到了年底11月份的2.37万元/吨,并且一直在下降。乳企大量进口国外大包装低价奶粉生产还原奶,并开始逐步放弃国内养殖户,直接导致了这场原奶销售危机。

  其三,单纯追求大规模、标准化养殖加工模式值得总结。无疑,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的现代化牧场管理和现代化乳企生产管理目标,在全国投巨资大规模建设大型甚至超大型的养牛场和乳品加工厂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中国奶业发展和其它行业的发展一样,都必须照顾中国国情。在目前阶段,就急于倒逼所有小型养牛场和散户全部退出,是否明智,值得商榷。

  长期调研和这次倒奶风波所暴露出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些事实是,有地方政府按照相关规定,强行关闭尚能正常保质保量生产乳制品的小型企业,有与伊利、光明合作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勒令养牛小区进行不合理改造倒逼其破产的欺行霸市行为等等。


  冷静下来,反思这次倒奶风波,我们至少还应该在三个方面进行扪心自问:

  一问:行政是如何作为的?这次事件发生后,我们通过媒体看到最多的是奶农、养牛小区或养牛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及其从业者们心急如焚的眼泪和委屈,而鲜见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人的出面协调。我们不禁要问,各地的奶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不无关系吗?中国奶业发展难道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就不息息相关吗?

  二问:乳企到底在为难谁?如前所述,中国的广大奶农和广大消费者,为中国奶业终于能够跻身世界奶业大国行列,并进行超常规的原始积累和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次危机中,某些超大型企业及其授权进行乳品加工的各地企业的表现。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发生奶荒时,所有不规范的奶牛场、不合格的奶农散户生产的牛奶就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吗?这次危急当中,难道这些大型加工企业及其联合体就真的没有办法消化掉这些过剩牛奶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国家对这些企业的巨额投资,奶农、广大消费者们对这些企业的巨大贡献,与这些企业的担当精神是何等的不相称和不协调!
假如国外的金融巨鳄投资中国奶业,中国奶农和广大消费者们都选择外资企业交奶和消费,中国超大型乳企的大佬们将作何感想?!

  三问:奶农出路何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在残酷的市场规律面前,我们纯朴善良的奶农及其从业者们,还很脆弱,甚至不堪一击。同时也缺乏抵抗风险的能力和意识。近几年来,虽然这个行业里增加了一些有知识有文化者的身影,但就整体行业来讲,素质还是亟待提高。最要紧的是要有联盟意识,要能抱团取暖。要知道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利益。

  在此,我们强烈呼吁,给奶农一个适当的发展空间。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也能够给予政策和业务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使国家原有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冷静下来,反思这次倒奶风波,从长计议,我们更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用真正优质高营养的纯巴氏鲜奶填补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也是我国乳业长远发展目标和方向。这次倒奶风波中,没有受丝毫影响,反而更加稳健发展的北京归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山东银香伟业集团等企业,就给行业以深刻启迪。所谓一两牛奶相当于一斤牛奶的营养,高营养的牛奶永远都不会过剩的道理就在于此。

  二是拥有世界优质牧场者则可雄霸奶业天下。国内几大乳业巨头开疆拓土投资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建设优质牧场,阿里巴巴等在国内悄无声息地投巨资建设高质量的优质牧场,看来都不是心血来潮之举。这次倒奶风波,更证实了其投资者的慧眼独到。这些举措,必得市场和行业先机。未来中国奶业乃至世界奶业必将青睐于这些先知先觉的弄潮儿!而对于广大奶业行业来说,提早动手,从源头上抓起,保护、开发、利用好现有牧场,并积极向优质牧场方向发展,才是实现中国奶业由大国向强国跨跃的必由之路。

  三是优质高产奶牛由进口为主逐步向自繁为主转变。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我国从境外进口优质高产奶牛的数量迅速攀升。据统计,仅2009年到2013年,我国进口牛的数量(绝大多数为奶牛)就由原来的3.75万头增加到10.22万头。长远来讲,要降低乳制品成本,优质高产奶牛繁育必须立足于国内自身生产,或者直接控股国际优质育种公司。短期内需要资本运作瞄准优质育种公司下手;远期战略,则需要科技创新和繁育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

  四是要把“三标”真正落到实处。“三标”:即按国家有关规定,所有液态奶的包装商标上必须按实际生产情况,标注新鲜奶、纯奶或还原奶其中任何一种说明,以供消费者购买时自主选择。否则,按误导消费者对乳品加工企业处罚。

  五是确保价格协调机制与第三方检测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关键是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指导,防止奶价过低损害奶农利益。同时政府要协调好乳品加工企业和原料奶提供方的利益关系,形成兼顾各方的长效价格协调机制。只有坚持实行原料奶质量的第三方检测,才能真正实现原料奶收购的优质优价。(众天)

来源:主人网 来源日期:2015-01-22 本站发布时间:2015-01-22

主人就是我们自己   版权所有 © 2007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4区15号五矿大厦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13011152297  电子邮件:xkk1118@qq.com
ICP备案号: 京ICP备06052824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