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河北省已将香河列为打造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的重要引爆点、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和样板。目前,京沈高速公路贯穿香河县域东西,并设两个出口;明年贯通的北京“大外环”密涿段将穿过香河并设三个出口;已启动前期工作的京唐城际,将在香河设出京第一站,届时北京到香河仅需10分钟。去年香河高速东出口正式通车等交通利好,吸引了众多购房者,去年下半年香河房价涨幅超三成。市场研究人士认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将促使香河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香河市场发展潜力十足。
北京大外环成战略先行者
据悉,作为战略先行,京津冀三地间的综合交通网络已在加速构建。被称为北京“大外环”、总里程940公里的京津冀环线高速公路明年就将全线贯通。届时,环京县(市)间将通过大外环实现全高速连接,京冀间还将通过11条高速公路、36条干线公路实现聚合状对接。
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建设,是都市圈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支撑。东京都市圈的每一次规划都采取交通先行策略,让公共交通发挥最大作用。依托全世界最密集的轨道交通网络,人们工作在中心区,居住在8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各个城镇内。整个都市圈通过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融为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前保定、廊坊作为北京副中心的传言,大部分专家不以为然。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认为,唐山和石家庄,名义上是首都经济圈,即京津冀的副中心,本质是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并不是城市副中心。保定、廊坊也不能轻言是副中心。
目前,保定城区距离北京中心城区有近150公里的距离,高铁需要40分钟,动车需要1个小时左右。这样的距离,要作为北京副中心,现实条件不可能。
既然保定在短期内成为北京疏散城市功能副中心城市可能性不大,那么保定下属的涿州,与北京大兴交界的固安,以及与北京副中心通州相连的河北大厂、三河、香河等地,进入到了不少专家的视野。
北京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认为,相对于中心而言,副中心一般是要承载居住、产业、一定的行政办公多个职能的区域中心,北京副中心的选择地点,与中心地,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像河北的三北(三河、大厂、香河),固安,涿州,可以做北京很好的卫星城。
香河成京津冀战略重要突破口
据守北京东大门的香河有着得天独厚的近京优势,加之京津黄金眼的特殊区位,成为首都跨越式发展的首选储备地。香河的产业实力更助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抢占先机。香河拥有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家具产业集群,年交易额高达245亿。依托潮白河、北运河的流域资源,香河还规划了华北民用进口商品自由贸易示范区、佳龙现代旅游产业园、城乡生态服务产业基地等经济板块,重点培育休闲旅游、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产业,投资超过千亿。
据悉,河北省已将香河列为打造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的重要引爆点、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和样板。目前,京沈高速公路贯穿香河县域东西,并设两个出口;明年贯通的北京“大外环”密涿段将穿过香河并设三个出口;已启动前期工作的京唐城际,将在香河设出京第一站,届时北京到香河仅需10分钟。
为破解发展瓶颈,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香河县2013年打响了重点交通路网、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三大攻坚战,总投资40亿元的重点交通路网建设位列三大攻坚战之首。迎宾路南延工程将打通一条香河家具城、北方家具产业基地到京秦高速的快速通道,有效改善县城交通拥堵状况,大大方便外地客商进出香河家具城。在14项重点路网建设项目中,王谭路新建、唐通线拓宽改造、平香线南延、密涿高速引线等工程,将大大缩短香河与京津的时空距离,实现与京津交通的“无缝隙”对接,加速与京津的同城化进程。其中,全长21.8公里的王谭路横贯香河北部,不仅可以一举解决香河北部3个乡镇部分村街交通不便的难题,还将在香河北部增添一条进京入津的快速通道。投资3.5亿元、全长14.3公里的唐(山)通(州)线拓宽改造工程,将路面拓宽为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将进一步提高京津唐之间的物流速度。平香线南延工程,则可在香河东部打通一条连接京津的南北向交通动脉。
据香河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和北京对接,香河今年将大力实施“六道”、“两环”、“四园”、“百村”绿化工程,深入推进荷花之乡建设,加快推进潮白河三道橡胶坝建设。此外,香河还将完善交通路网设施,加快城镇扩容升级,搭建优质化的园区平台,为承接北京产业外溢和功能转移创造条件。
香河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
2013年,受“大七环”“一小时工作圈”,以及香河高速东出口正式通车等利好,香河再次受到市场关注,吸引了众多购房者,去年下半年房价涨幅达三成。
如果说燕郊是刚性需求撑起的天下,那么香河则是凭借品牌房企升起的“新星”。凭借产业支撑和自然环境,香河吸引了万科、五矿、富力、鸿坤、京汉等多家知名房企进驻。2013年该区域有包括绿地国宝21城、富力新城、鸿坤罗纳河谷等多个项目放量,并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有别于燕郊以高层中小户型为主的产品特征,香河市场产品更为多样化,高层、别墅等产品类型俱全。如富力新城主推77-130平方米的二居至三居,绿地国宝21城推出高层及别墅两大类型产品,鸿坤罗纳河谷则主推别墅产品。
据报道,香河某楼盘的别墅产品今年3月初的报价已经达到14000元/平方米,高端公寓报价也达到8000元/平方米。相比2013年同期,这一报价要提高了2000元/平方米左右。
目前,大型房企的进驻香河,交通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分析人士认为,香河自身拥有产业和配套基础,再加上进驻香河的品牌开发商在配套方面不断着力,投资性购房者对区域前景逐渐看好。在环首都经济圈里,香河楼市处于价值洼地,去年整个香河区域成交均价在每平米6000元至6500元左右。而凭借自身交通便利的优势和品牌开发商成熟的开发模式,香河市场发展潜力十足。(证券日报)
相关链接: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将公布 河北新增2亿资金对接
京华时报记者 周宇
2014年03月31日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获悉,今年河北将新增2亿元奖补资金支持环京津地区承接优势产业项目转移。此外记者还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有关京津冀一体化的相关规划正在紧密制定当中,将尽快对外公布。
■一体化要点
☆北京已拿出首都经济圈规划初步方案,正在反复论证,需要相关省市和部委充分沟通,最终拿出一个综合性的方案,分年度实施。
☆天津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更看重滨海新区,在一体化过程中,滨海新区的定位就是要成为三地要素交汇、产业融合、互动创新的空间载体和实践平台。
☆到2020年,京、津、石三个中心城市之间将均有3条高速路线连接。按规划,环京津周边县(市、区)与京津之间至少有一条一级公路连接。与京津高速公路对接口分别达到14个、15个。
☆北京的大外环高速公路项目,也被称之为“七环”,全长约940公里,其中北京市境内包括密云至涿州高速北京段、承德至平谷高速北京段,约90公里,河北省境内约850公里,项目预计明年全线建成。
□一体化共识
要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
打造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任务,而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进行。
实际上,对这一规划的研究早已开始,去年12月20日,在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相关负责人的主持下,就专门召开会议,北京、天津、河北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交流了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会上地区司负责人表示,这个规划不仅对京津冀地区意义重大,对全国都有重要的影响、指导和推动意义。当时要求规划编制总体上要把握凸显首都地位、体现双城联动、促进一体发展、发挥比较优势、解决关键问题、着力示范带动等重要原则。
京津冀首都圈的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箭在弦上。
今年两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特别是他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要求京津冀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给了各方启动和推进改革的信心,各地领导纷纷对此作出表态。
>>北京
郭金龙:打破定势
在今年召开的北京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郭金龙说:“要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有新认识。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跳出北京看北京,着力推动三地经济继续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走下去。”
>>天津
副市长:优势叠加
天津市副市长宗国英将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大交通体系”放在了第一位。他认为叠加优势、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合作共赢的关键。
>>河北
省委书记:竭力配合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河北将不折不扣地执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首先是要做好规划,并依照规划蓝图竭力配合北京、天津做好京津冀一体化的规划,坚决按规划办事。“不以一利之小私,损三利之大功,要大气不要小气。”
□一体化规划
北京论证首都经济圈方案
事实上,北京早已着手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制定。在去年年初的北京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着“北京要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合作,加快推进首都经济圈建设,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北京市副市长张工当时透露,首都经济圈规划已拿出初步方案,正在反复论证,需要相关省市和部委充分沟通,最终拿出一个综合性的方案,分年度实施。
有消息称,规划的初步方案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优先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建设,为加强区域合作提供更好支撑;其次充分发挥首都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智力资源高度密集、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发挥创新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提升,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首都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密集的优势,鼓励本市资源以多种方式加强为周边服务,提升周边地区公共服务质量等内容也有提及。
□一体化动作
河北安排专项资金接项目
今年,河北省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要求,调整了财政资金的使用配置,其中新增2亿元奖补资金支持环京津地区承接优势产业项目转移。
对于京津冀一体化,目前看来河北省的热情非常高,刚刚出台了《河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意见》,里面明确提出保定要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而廊坊将以建设首都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为契机,加大对接北京科技、教育、医疗、会展等功能性资源向外疏解的引进力度。此外,对石家庄、唐山、承德、张家口等城市也作出相应的定位。
而天津在京津冀一体化中似乎更看重滨海新区,天津市副市长宗国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在一体化过程中,滨海新区要发挥空间载体和实践平台作用。对于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着力点,他表示,新区的定位就是要成为三地要素交汇、产业融合、互动创新的空间载体和实践平台。
□一体化交通
>>高速路
京津石将均有3条高速连接
北京、天津、河北交通方面的融合近年其实一直在提速,建设进程之快让人瞩目。
记者了解到,到2020年,京、津、石三个中心城市之间将均有3条高速路线连接。按规划,环京津周边县(市、区)与京津之间至少有一条一级公路连接。与京津高速公路对接口分别达到14个、15个。津石高速起自石家庄绕城高速公路东北环,经无极、深泽、河间、大城至天津,其中石家庄段约50公里,天津段总长度38.8公里。
>>铁路
将形成环北京一小时经济圈
铁路方面,除了已经建成通车的京津城际铁路,今年年底即将通车的津秦客运专线(天津到秦皇岛)外,京沈客运专线(北京到沈阳),京承客运专线(北京到承德),京张城际铁路(北京到张家口),京九客运专线(北京到衡水)等要么处于规划,要么处于探勘或环评阶段。
而这些铁路建设后,使得以北京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扩大到更大范围,不只是保定、唐山,连距离北京200多公里的石家庄、衡水也将涵盖。而货运要形成12小时通达圈,全方位与周边省市紧密联系。
>>环线
七环明年建成
此外还有北京的大外环高速公路项目,也被称之为“七环”,全长约940公里,其中北京市境内包括密云至涿州高速北京段、承德至平谷高速北京段,约90公里,河北省境内约850公里。项目预计明年全线建成,建成后,河北将有京承、密涿、承平等11条高速公路呈聚合状直达北京,北京东南部现有的过境交通,尤其是货运过境交通将逐渐转移至北京外围地区。
京津冀一体化催高河北房价 环京多县市楼市火爆
2014年03月31日07:45 来源:京华时报
新华社发
保定近一周多个楼盘价格上浮达10%;涿州一些现房遭抢购;燕郊个别项目单价超过1.5万元……京津冀一体化的具体规划尚未出台,但北京周边楼市已现“亢奋”。专家指出,顶层设计还未全面启动,地方规划就已经开始各自为战的调整,紧随其后的很可能是土地价格大幅上涨,开发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地方利益的恶性竞争,这些只可能成为一体化道路上的绊脚石。
■一体化观点
☆京津冀一体化首先需要的是自上而下、令行禁止的统筹规划,而不是自下而上、自说自话的野蛮生长。如果顶层设计还未全面启动,地方规划就已经开始各自为战的调整,那么紧随其后的很可能是土地价格的大幅上涨,开发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地方利益的恶性竞争,而这些只可能成为一体化道路上的绊脚石。——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
☆政策从顶层设计到具体举措,再到付诸实践需要一个过程,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尚不确切。盲目“抢房”导致的虚假繁荣有可能吹大短期的泡沫。——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
□楼市探访
保定本月售房量占去年1/4
今年年初,中央强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三地的发展蓝图也成为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中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近日,河北省出台《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关于保定等地区承接首都部分功能,北京周边地区产业规划等问题做了相关表述。意见的出台又引起了房地产等领域的“躁动”。
记者在保定市某区域相邻的两个热卖楼盘采访时发现,虽然不是周末,但售楼处却人头攒动。其中一个项目的置业顾问郝女士告诉记者,上周末两天就卖了近50套,相当于过去两个月的销量。另一个项目的小高层的均价达到每平方米7200元,比春节前涨了1000元左右。据介绍,下周还要再涨300元。
根据河北省保定市住建局的数据,2013年,当地共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14786套,而今年3月1日至24日就办理了3474套。不到一个月的备案数量相当于去年的近四分之一。
“千万别出现类似北京的房价暴涨。”在涿州一处楼盘看房的赵先生说,“楼还是那栋楼,地还是那块地,价格怎么就突然涨了起来?”
热炒概念房企解决积压库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刚刚提出,一些商家就借此展开营销大战。京津冀一体化成为北京周边各大楼盘最重要的宣传主题。
无论是在北京的公交地铁,还是在刚出北京城的公路上,北京周边地区的楼盘广告随处可见。在这些宣传单上,“置业京西迎来最佳历史机会”“商业地产迎来爆发式增长”等大号字体十分醒目;“一小时热销500套”“抢到即赚到”等语句更是刺激着购房者的神经。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目前市场上关于京津冀一体化详细规划的猜测,大多来自开发企业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散布和传播。房地产市场对于传言的敏感反应存在透支市场预期的风险。
“以前当地的不少项目一周销量超不过10套,而现在口碑好的项目一天能卖出几十套。房企都趁机跑量,解决了积压多年的库存。”保定市住建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坦言。
□专家观点
各自为战将成一体化绊脚石
“这是令人非常担忧的现象。”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对记者表示,区域一体化的战略特别容易诱发房地产市场的异动,如果缺少强有力的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那么一体化的概念极有可能在各个地方政府各自的理解下成为炒地卖地、开发房地产的由头。“许多地方政府首先考虑的并非是自己在未来的一体化过程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而是如何能利用这一概念迅速地充裕自己的财政。”
事实上,如果仅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京津冀一体化对于京、津、冀三地而言有着不尽相同的发展诉求。河北、天津希望借着一体化的大势,吸引更多的投资、承接更多的转移产业,大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进而提高自身土地等市场要素的价值;而北京则是希望在一体化的战略下扩大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解决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
然而,京津冀一体化绝对不止是这一省两市自己的事,作为一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首先需要的是自上而下、令行禁止的统筹规划,而不是自下而上、自说自话的野蛮生长。在胡志刚看来,如果像现在这样,顶层设计还未全面启动,地方规划就已经开始各自为战的调整,那么紧随其后的很可能是土地价格的大幅上涨,开发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地方利益的恶性竞争,而这些只可能成为一体化道路上的绊脚石。
盲目“抢房”或吹大短期泡沫
“京津冀一体化趋势下,环北京地区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说,“政策从顶层设计到具体举措,再到付诸实践需要一个过程,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尚不确切。盲目‘抢房’导致的虚假繁荣有可能吹大短期的泡沫。”
“京津冀一体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说,各地应该少炒作概念,多出台实际举措。
“作为系统化的大战略,经济的科学发展和产业协作才是根本,相关规划的实施需要较长的周期。”胡景晖说。
□记者观察
一体化新城,还是概念炒作下的鬼城?
从固安价格最高的楼盘之一孔雀城英国宫出来,不出意外,购房人会被不少于七八个其他楼盘的推销人员包围,他们使出浑身解数的唯一目的,就是带着你到他们负责销售的楼盘去看房,即便你说不买房,这些推销人员跟随你走上一两公里,也还不愿罢手。这就是固安楼市给人的第一印象。
这座隶属河北省廊坊市的县城,因其与天安门直线距离仅50公里的地理优势,以及近期首都第二机场即将开工消息,被河北当地的房地产业界人士视作继燕郊、香河之后,又一个可以打开孕育无穷想象空间的北京市场跳板。特别是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提出之后,固安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体化”的急先锋,不过在这里,首先一体化的并不是公共服务、交通、产业承接,而是房价。
有一个细节,让走访的记者印象深刻,在看房过程中,从一个楼盘到另一个楼盘,选择乘坐固安本地的三轮“蹦蹦车”,开车的大妈听说记者来看房,也开始极力向记者推销起她所熟悉的楼盘——“全民卖房”似乎已经成为这个京津冀三地交汇处的小县城独有的特色。
一位固安县城南部的楼盘销售负责人指着目前仅有的三四栋刚刚开建的楼体对记者说,这里未来将建起180多栋楼房,总容纳人口将要达到10万人。
未来,会不会真的有10万人来到这里买房,面对着眼前大量已经有主却无住户的新建商品住房,面对106国道两侧林林总总不下十几个楼盘的售楼中心和售楼处——这里究竟是在一体化战略下强势崛起的新城,还是在一体化概念的炒作下野蛮生长的“鬼城”?
具体规划未定 楼市突然“升温” 京津冀一体化需警惕“房价先行”
新华社记者 孔祥鑫 曹国厂
2014年03月31日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视频】京华时报:京津冀兵马未动 一体化房价先行
今年年初,中央强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三地的发展蓝图也成为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中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这让早已规划多年,但始终发展缓慢的京津冀一体化再度看到了“春天”。
虽然具体规划尚未出台,相关举措还未制定,但燕郊、涿州、固安等环北京地区的楼市却持续“升温”。
记者在保定市某区域相邻的两个热卖楼盘采访时发现,虽然不是周末,但售楼处却人头攒动。其中一个项目的置业顾问郝女士告诉记者,上周末两天就卖了近50套,相当于过去两个月的销量。另一个项目的小高层的均价达到每平方米7200元,比春节前涨了1000元左右。据介绍,下周还要再涨300元。
根据河北省保定市住建局的数据,2013年,当地共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14786套,而今年3月1日至24日就办理了3474套。不到一个月的备案数量相当于去年的近1/4。
“千万别出现类似北京的房价暴涨。”在涿州一处楼盘看房的赵先生说,“楼还是那栋楼,地还是那块地,价格怎么就突然涨了起来?”
“京津冀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大趋势,环北京地区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毫无疑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说,“政策从顶层设计到具体举措,再到付诸实践需要一个过程,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尚不确切。盲目‘抢房’导致的虚假繁荣有可能吹大短期的泡沫。”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刚刚提出,一些商家就借此展开营销大战。京津冀一体化成为北京周边各大楼盘最重要的宣传主题。
无论是在北京的公交地铁,还是在刚出北京城的公路上,北京周边地区的楼盘广告随处可见。在这些宣传单上,“置业京西迎来最佳历史机会”“商业地产迎来爆发式增长”等大号字体十分醒目;“一小时热销500套”“抢到即赚到”等语句更是刺激着购房者的神经。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目前市场上关于京津冀一体化详细规划的猜测,大多来自开发企业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散布和传播。房地产市场对于传言的敏感反应存在透支市场预期的风险。
“以前当地的不少项目一周销量超不过10套,而现在口碑好的项目一天能卖出几十套。房企都趁机跑量,解决了积压多年的库存。”保定市住建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坦言。
近日,河北省出台《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对保定等地区承接首都部分功能,北京周边地区产业规划等问题做了相关表述。意见的出台又引起了房地产等领域的“躁动”。
记者调查了解到,除了北京周边房价上涨,资本市场中与此有关的一些概念股也出现了“涨停”。
“京津冀一体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说,各地应该少炒作概念,多出台实际举措。
权威人士指出,从治理环境污染到缓解人口资源压力,再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前的京津冀一体化更注重在功能定位、产业分工、设施配套和交通体系等方面的统筹,而不是强调某地的高速发展。如果仅靠区位优势带动房地产爆发式增长,反而让协同发展的效果大打折扣。
“作为系统化的大战略,经济的科学发展和产业协作才是根本,相关规划实施需要较长周期。”胡景晖说。
(据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31日 13 版)
京津冀规划10年难出炉 河北市县主动对接不受待见
2014年03月30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们都已基本准备就绪,就看京津的态度了。”在河北省三河市政府有关人士看来,这一次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否跟以前有所不同,关键在于京、津是否愿意牺牲局部利益。实际上,早在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就启动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但至今仍未出炉。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三河调研中发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难题在于各种要素资源分配的不均以及区域主体间利益补偿机制的缺位,为此,必须改变行政区划壁垒导致市场割裂和等级化管理体制的现状。应打破大城市特权,建立跨地区协调机制,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和资源要素流动市场化,更好发挥市场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
中国证券报记者 顾鑫
主动对接不受待见 缺乏跨区协调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当然很好,但不能‘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仅地铁通到燕郊这一项现在看起来就很难。”从去年在北京找到工作以来,王飞切身体会了每个工作日从燕郊乘坐公交车到北京市区、然后再转车到单位的痛苦。
燕郊,因春秋战国时地处燕国都城的城郊而得名,与北京通州仅隔一条潮白河,距离天安门30公里,距离首都机场25公里,由于在北京买不起房,大约有30万人在这里居住却在北京上班。
和很多居住在这座“睡城”中的人一样,王飞希望将来交通更加便利、基础教育水平提升,否则还得继续攒钱往城里搬。“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地铁能尽快通过来,上海的地铁早就通到了昆山,实现起来应该不难。”王飞同时担忧,尽管三河呼吁多年,但北京某些区县的不支持可能导致这一愿望落空。
“平谷线提了这么多年,但至今没有开工,方案中经过燕郊一条线路就遭到了平谷区人大代表们的反对。”三河市政府有关人士称,“平谷方面希望的线路所经过的功能区太少,专家也认为客流量不会很大,但在平谷看来,若该条线路经过燕郊,不能给平谷人带来任何便利,还不如直接乘坐公交车。”
“一直以来,我们都想要融入京津这个大市场,但一个巴掌拍不响。此次协同发展能否现实效也是如此。”三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道,“为对接京津,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几乎是‘热脸贴冷屁股’。”据介绍,当地出钱修的与北京、天津对接的京秦高速公路到现在都没有真正与北京、天津相连。
不仅仅是交通,位于通燕高速路口的燕达国际健康城是三河市重点打造的一个高端养老医疗项目,也遭遇类似尴尬。项目最初希望依托区位优势拓展北京市场,总投资150亿元,但由于其中的燕达国际医院不能实时进行北京医保结算,导致经营低于预期。医院有关负责人说:“硬件设施的水平足够,引进北京的医生也不难,关键是北京对我们的政策要放开。”
“由于行政级别太低,我们无法跟北京、天津对话。”三河市政府有关人士称,三河市属于河北廊坊,但又不与廊坊相连,是处在北京和天津之间的一块“飞地”,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按理说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实际上三河却成为京津之间“塌陷”下去的一块地方,要实现经济协同发展,亟需建立一种跨区域合作推进机制,尽可能消除行政区划之间的壁垒,使整个区域的发展形同一体。
行政主导资源分配 利益补偿机制缺位
建材业曾经是三河市的重要产业,为奥运场馆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为了治理雾霾,大量产能已经关停。人们在惊讶于这里和整个京津冀一样受到大气污染影响的同时,却往往忽视当地还要额外承受的企业税收流失和工人失业之痛。
“出于环保方面的考虑,传统建材企业转型做新型建材肯定是不行了,未来到底能把什么产业做起来还不好说,关键看招商引资情况。”三河市政府人士就三河市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京津愿意疏解一些产业,还可能有发展机会,但现实情况是,北京一方面阻挠一些项目外流,另一方面还在跟三河争抢一些项目。”
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建生说,在一些项目外迁过程中,处于地方利益如税收、就业等方面的考虑,行政干预往往较多。比如一家外资企业已经在燕郊租赁厂房开始生产,但北京有关方面在相关迁出手续办理方面没有提供便利,导致该企业至今未在燕郊注册。
“在同等条件下,河北省吸引外来投资和企业入驻的机会较之京、津要小得多。事实上,除了通过优惠政策和某些措施阻止企业和项目外流,北京一些区县还可能吸引燕郊好的项目迁入,如近两年核工业二三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5所等单位和项目离开燕郊到顺义、亦庄等地。”李建生无奈地说。
在三河市政府有关人士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逆向流动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北京下属区县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优势,享受的各种保障也更多。而三河的定位是为首都发展服务,除了要为污染埋单,还要忍受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不均等分配,比如燕郊电厂产生的污染主要影响当地,但电力则要优先保障北京,这就不免影响到当地企业的生产。
由于在支持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得不到相应补偿,在京津冀城市群中,整个河北都在“塌陷”。数据显示,2012年京津两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京津冀地区的41.7%,GDP占53.7%,财政收入占70.9%;而同期,河北的投资、GDP以及财政收入占比分别为58.3%、46.3%和29.1%。相比之下,河北省投资产出较低,财政收入不足,难以对众多中小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财政支持。
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提升京津辐射效应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稳步推进,专家认为,要真正实现,前期应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完善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后期则应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重构要素资源的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区域主体间的利益补偿机制,围绕这一核心,打破大城市特权和在资源分配方面的优先权,让京津的部分产业主动转移到河北,提升京津辐射效应。
“大树底下不长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认为,京津冀三地的差异本来不应这么大,但行政区划导致经济发展各自为政,阻碍了要素资源的扩散。河北在吸纳优质资源方面较为弱势,处于边缘地位。
专家认为,特大城市功能的疏解首先应当从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开始,承接地的公共交通和城市功能布局等应做好前瞻规划。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之后,人口自然会流动,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也会跟着过去,但前提是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整体布局、统一规划。”
“应打破大城市特权,实现一体化行政架构。”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倪鹏飞说,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地区间产业差异太大,竞争大于合作,行政壁垒的存在导致要素不能分享。要加强合作就应当建立区域合作的共赢机制,实现要素市场一体化、商品服务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协同发展最重要的是北京的产业往河北转移,而现在北京的要素使用成本更低,很多企业不愿意走,甚至河北的资源要素还往北京流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提升特大城市辐射效应的关键在于产业疏解,为此应更好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这需要消除体制机制对市场的扭曲,比如根据级差地租设定土地使用税。”
倪鹏飞则表示,除了承接产业转移,河北还应挖掘自身潜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旅游业、污染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他举例称,北京的蔬菜供应主要来自山东,河北距离北京更近,发展相关产业其实有优势;此外,河北的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现在的规划却做得不是很好。
梁昊光:产业结构区域联动
□本报记者 顾鑫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北京市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梁昊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的需要。
京津冀经济合作空间大
中国证券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各地应如何定位?
梁昊光:京津冀区域经济联系松散。从地区内部看,主要在于各地区间缺乏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产业合作。北京和天津作为该地区两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在争做区域经济发展“龙头老大”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主导产业趋同现象。二者已经形成了包括传统基础工业、高技术产业和都市型工业在内的自成体系的工业体系。
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虽然已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但新兴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地方财政和就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还比较强,因而与该地区其他城市的产业差异性还没有完全形成。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天津同北京以外的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经济总量上,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也比较突出,难以形成层次分明的产业聚集。这一状况直接导致了资源难以在该地区范围内的合理流动,限制了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
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不合理。区域内合作以物资协作和浅层次的垂直分工居多,深层次的产业合作甚少,导致三地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明显降低。
基于对比较优势认识的缺乏。京津冀各城市的发展均面临结构升级缓慢的陷阱,结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京津冀区域合作的主要内容仅限于京冀合作、津冀合作,京津合作进展较为缓慢。作为区域客观存在的两大核心城市,北京与天津之间的关系确实较难协调。
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立足于各地区要素禀赋互补性和产业结构差异性的现实。在加快改革推进市场化的基础之上,理想的首都经济圈区域建设重在创建“繁荣看京津,实力看河北”的区域联动型产业结构。用2012年数据进行计算,京冀工业内部相似系数为0.53,而同期上海与苏州内部相似系数为0.81,上海与浙江内部相似系数为0.7。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京冀工业结构的相似程度比较小,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
京津冀内京津的产业,能否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化进一步把产业集群化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圈,还有较大难度。对于北京来说,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产业合作和技术输出为突破口,加强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通过专业化分工而将产业链向外延伸到包括河北在内的其他地区。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关键
中国证券报:京津冀公共服务二元结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梁昊光: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基本平等和稳定的基础,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矛盾“缓冲器”作用。京津冀地区经济是我国服务业最发达地区,但是京津冀公共服务的二元结构问题特别突出,因此应解决公众普遍关注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直接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不足问题。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为公共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稳固的经济基础。2013年,京津冀GDP首次突破6万亿元,达6.2万亿元,占全国10.9%,天津市人均GDP全国第一;北京第三产业比重全国第一;北京科研支出是河北4倍。
京、津分配率出现较大的反差。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首要指标是分配率,即劳动者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分配率普遍都在54%-65%之间,近年来,北京的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一路攀升,2013年达到55.16%,天津市的分配率水平低于北京13.42个百分点,河北则低于北京27.3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天津市的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与同为直辖市的北京相比出现较大反差。
基本公共服务对新阶段社会再分配有着重要影响。公共服务是收入分配中最基本的公平对象,其在群体间和个体间发挥着同一“起跑线”或“踏板”的重要作用。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直接相联系。河北省、甚至是天津市的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使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收入水平受到很大影响。
在京津冀区域内协同医疗卫生和教育资源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其公益性质,促进区域协同的步伐,区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关键。
肖金成:加强区域统筹规划
□本报实习记者 张爽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应站在区域统筹角度上,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发挥各城市优势,并实现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行政体制分割严重
肖金成认为,京津冀三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有很高的依存度和关联度,但长期以来,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地间的经济合作相对滞后,围绕着一些项目和资源展开的冲突和竞争接连不断,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使京津冀三地的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趋向同质化。这成为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此外,行政体制分割导致的区域经济割裂是急需解决的另一重要问题。最为典型的是北京和天津难以处理的功能定位问题。肖金成表示,“京津冀区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即是各自封闭发展的直接后果,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性差、效率不高且处于无序竞争状态。未来的区域合作在于消除行政体制的割裂,而不是强化这种割裂。”
肖金成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周边区域对核心城市难以支撑。周边城市面临规模过小,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功能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制约了首都的功能疏解,加大了人口向北京集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周边区域面临着人才短缺、产业发展难以与北京有效对接。
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较慢,表现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较强,整体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不快,非国有经济发展层次不高,要素市场流动受行政制约严重,难以在地区间充分流动,“使得京津冀区域各自拥有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制约了整个大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肖金成说。
尽快建立利益分享机制
“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系统,客观上要求将各地区的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每个城市的发展计划应经过调整与联合体的规划协调起来,从而确保区域经济健康发展。”肖金成说,为此他提出了五点建议。
首先,可以建立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制定区域经济合作政策。在政策设计上,既要考虑到整个区域的利益,又要根据京津冀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可优先探索建立产权分税制度或尽快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尽早在利益分享机制方面加快改革实验步伐,以推动跨区域产业合作的开展。
第二,建立统一市场,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并由此保障企业资源配置的区域化。
第三,促进银企合作,支持企业产业转移。金融部门要配合当地政府加快建立和整合以财政出资设立的政策性担保机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担保行业,逐步形成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盈利性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为补充的担保体系。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完善京津冀交通体系。一是整合城际公路交通和城市道路交通,积极推进大运量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建设;二是以加强沿海经济带交通联系为目标,形成纵贯南北的综合交通体系;三是加强空港、港口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完善的航空港、海港体系。
第五,建立跨地区的生态和水资源补偿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