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以上图片观看采访视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侯惠勤(左)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我提炼的核心价值观概述语:劳动优先 人民至上 共同富裕 公平正义 和谐发展
记 者:从侯书记前面的分析可知,目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不一。那么,您认为怎样概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科学?
侯惠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表达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要表达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追求,我认为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以下五点:
第一,劳动优先。我认为应该把劳动放在整个社会价值追求的最高位置。为什么呢?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核心价值。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不仅如此,马克思还认为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他说:“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剥削制度对社会造成的最大的祸害,就是在对劳动者进行剥夺的过程中使劳动成为奴役人的手段,使鄙视劳动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就是通过“劳动的解放”(联合起来的工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复归”(使劳动成为生命的第一需要),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人民至上。这是由我们的国体、我们党的性质等根本制度属性决定的基本价值。“人民”是以先进阶级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因而是和绝大多数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具体概念,而绝不是一个空洞的集合名词。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使得历史客观规律的发现成为可能(突破个体主体的局限性),使得历史规律性和选择性的统一成为可能,使得超越个人利益和献身共同理想具有坚实的基础。因此,“人民”实际上就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心中的“上帝”。“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以人为本”的准确解读,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基,也是每个人超越自我的力量源泉。
第三,共同富裕。这一点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大家都认同,但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些人提出两个不同意见:一个是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才能实现的,现在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吗?还有一个是共同富裕主要讲物质生活、物质财富、物质利益,而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精神追求,好像两者的层次不是很吻合。
记 者:那您对此又是怎样看的?
侯惠勤:我觉得共同富裕不仅仅是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其高于资本主义文明的具体体现。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共同富裕”不仅涉及“切蛋糕”,也关系“做蛋糕”,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两者的有机统一。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存在的绝对前提都是公平和效率最低限度的统一。任何社会制度更替,一种生产方式取代另一种生产方式,都是以更高的劳动效率和一种新的公平形式来取代。所以,马克思认为任何生产力的提高都是人的解放的新表现,而历史的发展是生产力的提高、社会交往方式即生产关系的更替和人的自主活动类型的变换这三者大体上同步的过程,不存在它们之间长期脱节的现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过在于能够做到效率与公平、物的生产和人的发展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最佳统一而已。
二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终极性价值和过程性价值的有机统一。不能把共同富裕仅仅看成是终极的理想价值,忽视其在每一个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实践价值。作为终极性的理想价值,共同富裕意味着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意味着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作为过程性价值,共同富裕要求在实现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要体现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
三是共同富裕是物质利益价值和强大的精神价值的有机统一。共同富裕从精神价值来说可以分三个层面:首先,要共同富裕就要有带头人,要有奉献者;要先富带后富,要带领群众致富必须要有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因此,共同富裕就成为共产党员在社会主义时期先锋模范作用和牺牲精神培育的动力,应该成为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的精神动力和衡量标准。其次,从社会群体的层面看,要共同富裕就不能斗富、搞物质享受攀比,必须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的贪婪占有的扭曲的需要,培育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共同富裕是培育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动力,是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有力武器。从长远看,这也是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这样一种价值保障。再次,共同富裕还是营造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奋斗的社会氛围的一种精神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基础。
四是共同富裕是主导性价值和共同性价值的统一。不能把共同富裕看成是无倾向性的抽象公平,忽视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础和主导价值观的承载。共同富裕当然有共同价值,它要汇集所有人,但是靠什么来富、谁先富、怎么富都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的人民群众始终是主体。所以,共同富裕的过程本身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培养的过程,要真正在全社会树立劳动崇高的观念、工人阶级的观念、人民至上的观念以及和谐互助的观念等。
五是共同富裕是价值追求和制度设计的有机统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念,共同富裕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和完善的根据。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把实现共同富裕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联系,充分表明了共同富裕的制度价值。
可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具有持久吸引力的价值基础,是建立在社会利益最大化上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开阔的眼界和崇高的共产主义追求。
第四,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之所以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形式公平,就在于其不仅保留了并改进了形式平等,又增添了后者所没有的具有丰富内容的事实平等。公平正义的起源明显表达了其社会主义特色,最早的社会主义者就是用正义批判资本主义的不正义,用公平来批判资本主义的两极贫富分化。无论如何,公平正义从一开始就是反资本主义的口号,而马克思把它归结为消灭阶级、消灭剥削,赋予了科学内涵。所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的公平,表现为形式平等和事实平等相统一、“做蛋糕”和“切蛋糕”相协调的历史过程,并最终达到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社会主义的正义,源自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最高命令,体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因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生机勃勃的价值源泉。
第五,和谐发展。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已取得全党的公认。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和谐呢?就是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制度,消灭了对抗性的社会矛盾的根源。但是社会主义的和谐要不断地推进就必须靠发展,尤其是今天发展已成为时代的总要求和战略,和谐发展就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发展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从国家层面来说,和谐发展是一种和平发展,是一种对外和平,对内和谐的协调过程;从公民层面来说,我们在发展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发展我们精神价值,表明我们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
为什么把“劳动优先”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 者:侯书记您刚才提炼的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同,而您概括的“劳动优先”这个关键词则比较特别,能否具体谈谈您对“劳动优先”的理解,为什么要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侯惠勤:劳动优先构成了社会主义的根基。社会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最大的特点是资本优先,资本主宰着劳动和全部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把这种主宰状况概括为“雇佣劳动”,其特征就是死劳动统治活劳动。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阶级和劳动解放是同义语。要超越资本主义的最根本出路就是奠立劳动的历史本源性和主导性地位。资本主义社会死劳动统治活劳动、物对人的统治、过去统治现在是没有出路的,到最后它严重束缚人的创造力而且会造成整个社会发展的停滞。只有活劳动、劳动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这个社会才能真正生生不息地向前进,才能真正打破束缚他们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罗网,才能真正导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以这可以说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根据——就是劳动的解放。怎么使劳动从雇佣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资本主义统治中解放出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追求。我们也可以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关于劳动解放条件的学说,也就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怎样才能获得解放,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立足点。另外,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来说,除了劳动的解放,还有劳动的复归。什么是劳动的复归?就是使劳动成为人的生命第一需要。关于这方面列宁讲过很多次,资本主义给我们留下的最大祸害,不仅是造成两极分化,造成了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而且最大的祸害还在于人们厌恶劳动,人们鄙视劳动,人们逃避劳动。马克思早期也作过关于异化劳动的后果的描述——就是人们把劳动看成身外之物,能躲就躲,能逃就逃。我前面说过劳动是整个人类文明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基础。当人们把劳动当成身外之物,作为跟生命格格不入的一种强加给自己的东西时,这个时候的人,不要说自由,连人本身发展的动力都没有。所以,我们讲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时候,很多人都有疑虑: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做到按需分配?怎么能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当人们说,我需要北京故宫那么大的住房,我需要几十辆小汽车的时候,我们能满足其需要吗?但是,我们要问,这是你真实的需要吗?大家都知道,你这么一个身体,能坐几十辆车吗?其实即便是坐一辆车也只占车里面的一个位置,你实际上用不了整个车。需要几十辆车并不是你的真实需要,而是你的异化需要,是欲望过度膨胀产生的需要。欲望过度膨胀怎么来的?资本统治带来的,它把人们最卑鄙的欲望呼唤出来加以放大,导致了今天人们那种很强烈的物质占有欲。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要实现,一方面要创造更丰富的物质供给,另一方面要使人们的欲望回到真正的人的需求上。回到真正的人的需要有一个最根本的途经就是“劳动的复归”,使劳动成为人第一生命的需要。只有当人们把劳动作为生命第一需要的时候,正常需要才能够真正回归。脱离劳动、逃避对劳动的热爱和追求,支配的欲望就肯定是一种过度的欲望,肯定是一种非正常人的欲望,就会导致整个人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的一种根本失衡,一种根本颠倒的状况。劳动的复归就是使人们把劳动作为生命的第一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正常人的需求,建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现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归结为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说法很流行,我觉得这个概括也对。但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两个条件:客观条件就是劳动的解放;主观条件就是劳动的复归,劳动内化为人的自觉需要。只有在这两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可能的。从根本上来说,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价值追求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引领社会思潮
记 者: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性。那么,在这种多元化的趋势下,您认为应当怎样有效抵御西方对我们进行的价值观的渗透,建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怎样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
侯惠勤:现在要看到,社会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主要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个对立意识下的斗争,依然尖锐复杂,但是它的形势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联系去年党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可以看到,最大的变化就是文化战略地位的提升。这使得当前意识形态的对立斗争、社会思潮的演变呈现出一种很复杂的状况。文化战略地位的提升导致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出现了一种以文化为依托的趋势。
以文化为依托的意识形态的渗透,我认为有三种主要的方式:第一,通过文化消费和生活方式的建构来进行价值观的渗透。一些书籍、电视剧、电影,都可以传播某种价值观。通过文化消费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重要的表现。第二,通过学术话语的掌控,影响人们的思想,占领社会的思想阵地。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西方价值观正通过各种学术途径,通过各种各样的学科建设渗透进来,比如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大家知道,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社会、人文学科有价值预设。比如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价值预设就是私有制万岁、“经济人”合理,这就把私人占有和利己主义变成了永恒的事实。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都有价值预设,它作为学术话语,打着“非意识形态化”的口号,并以此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但实际上它是内含价值观的意识形态话语。第三,文化的传媒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传媒看起来是一种技术包装,但这种技术包装的内容是一定的价值观。对于传媒,西方由于掌握着优势的技术资源,它通过优势技术资源的包装,通过传媒的炒作,就可以很好地传播其价值观。所以,现在的网络、大众传媒,就成为我们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能不能很好地引导网络舆论,能不能在网民中营造一种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战斗”,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我们要看到这些变化。
但是,虽然有这些变化,这种感性化、文化化和实践化的特征还是一种表象,最根本的还是我们的基本理论。因为核心价值观抽象出来以后,还是要靠理论来支撑的。西方的价值观渗透归结到一点,就是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判断和关于人性的判断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的主要动力和主导性线索,他们认为这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可以改造的,人是可以超越自私自利而进入自由全面发展新境界的,他们认为这也是错误的。这是最根本的两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性。
抽象地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许多人没有异议。但是,依据什么判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人认为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依据,也有的人把其他著作(例如卢森堡或普列汉诺夫)作为依据。但是,列宁讲得很明确,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以《共产党宣言》为依据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以《共产党宣言》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有三点:第一,任何一个时代,其经济生产必然产生的社会结构,决定了该时代的政治的、精神的和历史的基础。这一点我概括为历史基础原理。第二,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我把这个概括为历史主线原理。第三,阶级斗争到今天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被压迫阶级(工人阶级),如果不能最终消灭一切阶级和剥削,它就不能使自己最终从压迫他的阶级(资产阶级)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必须要消灭阶级、消灭一切剥削。我把这看成是历史方向原理。历史基础、历史主线、历史方向,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的框架。所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的理论和阶级斗争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我们必须要理直气壮地加以肯定。但是,在当今如何运用,我们可以具体分析。
关于人性问题,有人说人从来就是个体,强调个人的历史主体地位,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个人能够独立,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是随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出现的。在这之前,都是马克思称之为“人的依赖关系”社会,即个人不是独立的历史主体,而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也不是个人自由,而是族群安全、荣誉、血统等等。所以在中世纪,我们不难发现人们把安全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的事实。恩格斯说过,十七世纪德国三十年战争时期,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纷纷回到原来的庄园去寻求农奴主的保护,为的就是安全。恩格斯还说过,到了十九世纪,德国废除了农奴制,宣布农奴自由,但当时有很多农奴进行请愿,申请获得农奴主的保护。所以,不少学者都发现,人们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把自由摆在第一位,甚至有一种逃避自由的内心需求。所以,把个人和个人的价值始终摆在历史绝对不变的位置上,本身就是错误的。这也说明人性是在不断改变的,人的价值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所以,错的不是马克思,是西方的意识形态偏见。它们只看到今天在西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占到统治地位,所以就宣告马克思主义失败了。其实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科学真理,相信它的人会越来越多。西方的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一再表明,西方的自我调控能力和空间都不是无限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自身是不能解决的。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文明则更多地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未来。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反对讲人性,但有两个“底线”:一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人性就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每个个体上,而是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呈现出不均衡状态,因此,讲人性和阶级分析并不对立;二是人性并非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相反,人性的修复和不断完善,有赖于社会的改造和历史的发展,因此,讲人性必须置于具体的社会历史过程,不是人性创造历史,而是历史改变人性。所以,我们的基本理论要坚定。
基本理论上的动摇,是我们产生思想混乱的根源。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以致全部国家生活、立党立国基础上的指导地位,原因就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念。此外,在今天,我们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重大的社会争论和社会问题,要能够拿出有说服力的思想产品。比如说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通行的主导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必须要弄清楚的。社会上现在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我们虽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我们仍然要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作为指导价值,应当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摆在首位;也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强调个人利己主义,是不可能把集体主义价值观摆在首位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价值取向非常混乱和模糊。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声音,宣扬崇高虚假、平庸是真,利己真实、利他虚假,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不客气地说,制造这种论调的人,自己思想境界比较低,就把不需要崇高强加给群众。我并不这么看。我认为如今的80后、90后,是能够激情燃烧、热血沸腾的,但是需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理想追求。我到很多地方做讲座,很多年轻人都很有共鸣。人确确实实是需要激励的,甘于平庸是无可奈何的结果。当人找不到激励自己的精神支柱的时候,只好甘于平庸,不要把人们一时的妥协和气馁看成是人的本质。这一点非常重要。
任何国家搞社会主义以后,必须要面对三个问题:跟资本主义长期共存问题;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问题;社会主义自身的改革开放问题。这三大绕不开的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三大尖锐挑战:
第一个挑战,社会主义的多样化问题。不能再像马克思原来设想的,社会主义只能搞一种模式。现在是千差万别的不同国情的国家不少都在搞社会主义,但必须要有民族特色,要符合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所以中国共产党有两个口号体现了创新,第一个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民族化;第二个口号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要特色化,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根据本国国情,社会主义不可能立足。
第二个挑战,如何善于向资本主义学习。向资本主义开放,向资本主义学习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怎么善于向资本主义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怎么不被资本主义吃掉,这是值得深思的。所以邓小平一再讲,改革开放这件事是很冒险的,但是我们又必须打开国门,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死路一条,打开国门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但也可能走到邪路,被资本主义吃掉,所以要善于学习资本主义。这个善于学习资本主义,就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结合十七大讲的“十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结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结合……有“十个结合”的经验,我们就坚守了底线,既改革开放又不被别人吃掉。
第三个挑战,共产主义理想的挑战。要和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这点在今天大家都很明确了。小平同志强调,实现共产主义是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努力才能达到的。以前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所以共产主义力量激动人心、鼓舞斗志。今天共产主义理想变得很遥远了,它能不能成为我们的理想?能不能激励斗志,鼓舞人心?所以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怎么确立全党的共产主义信念。现在很多人将共产主义看成是遥不可及的,所以怀疑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性、科学性,这形成又一个新的挑战。
我们要强调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性。共产主义理想是有现实性的,它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是扎根在历史进程中的,不要把它看成一个一百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后的目标,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人们的理想。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不是一种理想状况,而是一种改变现状的运动,是一种现实的工人运动。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共产主义有了一个国家制度的基础。列宁还讲过,共产主义道德,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而是共产党员的道德。如果八千万党员都按照共产主义道德来行动,它还会是虚无缥缈的理想吗?它肯定是扎根在现实中的。雷锋就是我们现实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一员。每个共产党员要扎扎实实地奉行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所以,从道德层面、从制度层面、从实践层面来说,共产主义都是现实的。当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要过急。但是共产主义的因素,每天每时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而且在不断积累,我们正不断地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向共产主义,这是确定无疑的。
我们看到,十七大以来,党的共产主义理想有两个转变,一个转变是提出了很多阶段性目标,把阶段性目标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过渡。比如说21世纪有三大目标,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头50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世纪内基本实现一个富强、文明、和谐、进步的社会主义国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用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来鼓舞人。现在宣传共产主义不是宣传它的制度构架,更多的是宣传它的价值目标。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有两条是坚定不移的:一个是劳动的解放和劳动的复归,第二个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以,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建立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建立一支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的思想宣传队伍。在生活方式的建构、学术话语的建构、传媒的掌控等方面都努力取得大的突破,这样的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肯定能够很好地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记 者:好的,再次感谢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