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人
就是我们自己
首页
时光隧道

孙应帅: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启示


一、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特别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证明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从而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旧有的生产关系不适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必然要被新的生产关系所替代。正是由于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导致了封建社会制度的灭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在经由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劳动过程的社会化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就使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对抗性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集中表现。在这个矛盾的作用下,社会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它自身固有的这个矛盾,不可能消灭经济危机这个震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瘟疫”。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废除私有制,代之以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共产主义制度。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1]科学结论。马克思恩格斯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阶级的科学分析,指出作为大工业本身的产物的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纪律性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和建设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作为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列宁高度评价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历史功绩:“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成绩,在于他们用科学的分析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资本主义必然过渡到不再有人剥削人现象的共产主义”。“在于他们向各国无产者指出了无产者的作用、任务和使命就是率先起来同资本进行革命斗争,并在这场斗争中把切被剥削的劳动者团结在自己的周围”。[2]在这一科学结论的指引下,世界无产阶级经过艰苦斗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包括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在内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进行了艰辛、曲折而又坚定的探索。

   同时,作为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在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里,他们根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和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现象认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容纳的地步,由此他们判断无产阶级革命将在欧洲各国很快爆发,资本主义的灭亡为期不远了。但后来的实践表明,这种估计并不符合客观实际。资本主义在经过自我调整之后不仅能够缓解经济危机,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而,1895年,马克思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3]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再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能被新的生产关系所替代,因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能否变为现实,归根结底要看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未充分发展起来之前,资本主义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共产主义的实现也是不会一蹴而就的,它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它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样一个社会的实现必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这就为无产阶级政党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无产阶级政党既要有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也要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要做到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的思想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从胜利到挫折、从高潮到低潮的曲折发展过程,资本主义制度也经历了经济危机与发展繁荣交相更替的发展过程,在当今世界都出现了新的情况和巨大的变化。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4]社会主义的暂时挫折,资本主义对自身的不断调整,并没有改变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历史前进的一般原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本质上的对抗性矛盾。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资产阶级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无产阶级受到剥削呈现相对贫困化不断扩大的趋势有可能导致全球性的两极分化,而跨国公司和科技与信息网络的发展恰恰也有利于全世界无产者的再次联合,从而在世界范围内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途提供了条件。当然,也由于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借鉴、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生长,使得实现共产主义的方式在无产阶级革命之外增加了和平过渡的可能性。而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应当看到苏东剧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并没有改变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的性质,当代世界仍然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时代。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5]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则为无产阶级政党确立不同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样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6]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不断根据实践的变化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诸如,他们提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存在一个“过渡阶段”,他们探索俄国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而享受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从而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东方道路等等。列宁在俄国的革命实践中也针对俄国实际提出了不同阶段的革命任务和政策。中国共产党早在1922年党的二大上就提出了党“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工专政的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纲领和“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7]的民主革命时期最低纲领。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认识的一次深化,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成果。毛泽东同志在对中国革命的历史阶段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引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邓小平同志在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政策,开拓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每一个不同历史时期都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自己的阶段性纲领也就是最低纲领和政策。

   处理好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共产党必须坚持的前进方向。同时,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共产主义最高纲领的实现要从目前的每一件具体工作做起。每一个最低纲领的实现,都为实现最高纲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最低纲领是最高纲领的现实基础和在现阶段的实践任务,最高纲领是最低纲领的目标和方向。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是现实和理想的统一,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是科学态度和革命精神的统一。在当代中国,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就是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作为坚定的共产党人,就必须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我们既是彻底的革命论者,又是革命和建设的阶段论者,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辩证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8]这“两个没有变”的科学判断指明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表明,这一阶段是中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9]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因此,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这一基本路线指导下,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它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改革的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不断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汲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跨入新世纪,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肩负着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崇高使命,也肩负着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而奋斗。?????????

  (孙应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青年学者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7]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8] 胡锦涛:“党的十七大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
[9] 胡锦涛:“党的十七大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青年学者文集》     来源日期:2012-4-24    本站发布时间:2012-4-24

主人就是我们自己   版权所有 © 2007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4区15号五矿大厦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13011152297  电子邮件:xkk1118@qq.com
ICP备案号: 京ICP备06052824号-1 (站长统计)